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地质结构及构造演化

被引:79
作者
梅庆华
何登发
文竹
李英强
李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 地震解释; 滑脱层; 地质结构; 构造演化;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位于四川盆地中西部,紧邻龙门山构造带。古隆起的地质结构及构造演化对陆内变形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最新的高分辨率地震和探井资料,结合盆地周边的露头资料,对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地质结构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显示: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地质结构在整体上构造变形较弱,仅在龙门山前和龙泉山地区变形相对较强;剖面上存在多套滑脱层,具有上、下分层变形特征。通过地震剖面精细解释,并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分析了古隆起的构造演化。研究认为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受基底隆起控制、具有一定继承性,经历了多期同沉积隆起兼剥蚀过程,形成于前二叠纪,随后经过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及喜马拉雅运动的调整改造最终定型;其构造演化经历了雏形阶段、发展阶段、强烈隆升剥蚀阶段、稳定埋藏阶段、川西前陆盆地发育阶段以及调整定型阶段,主要受基底和分层滑脱系统2方面因素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四川盆地及邻区晚震旦世古地理与构造—沉积环境演化 [J].
李英强 ;
何登发 ;
文竹 .
古地理学报, 2013, 15 (02) :231-245
[2]   四川盆地寒武纪—奥陶纪层序岩相古地理、有利储层展布与勘探区带 [J].
杨威 ;
谢武仁 ;
魏国齐 ;
刘满仓 ;
曾富英 ;
谢增业 ;
金惠 .
石油学报, 2012, 33(S2) (S2) :21-34
[3]   四川盆地及邻区二叠纪层序岩相古地理及有利勘探区带 [J].
赵宗举 ;
周慧 ;
陈轩 ;
刘银河 ;
张运波 ;
刘玉娥 ;
杨雨 .
石油学报, 2012, 33(S2) (S2) :35-51
[4]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演化及对震旦系成藏的控制 [J].
许海龙 ;
魏国齐 ;
贾承造 ;
杨威 ;
周天伟 ;
谢武仁 ;
李传新 ;
罗贝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4) :406-416
[5]   四川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J].
何登发 ;
李德生 ;
张国伟 ;
赵路子 ;
樊春 ;
鲁人齐 ;
文竹 .
地质科学, 2011, 46 (03) :589-606
[6]   四川盆地不整合发育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J].
李启桂 ;
李克胜 ;
唐欢阳 .
天然气技术, 2010, 4 (06) :21-25+78
[7]   对龙门山中生代和新生代构造演化的讨论 [J].
王二七 ;
孟庆任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10) :1221-1233
[8]   龙门山中段构造特征与汶川地震 [J].
刘树根 ;
田小彬 ;
李智武 ;
孙玮 ;
郭兵 ;
刘顺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388-397
[9]  
龙门山冲断带多层次滑脱带与滑脱构造变形[J]. 汤良杰,杨克明,金文正,吕志洲,余一欣.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S1)
[10]   龙门山冲断带构造特征研究主要进展及存在问题探讨 [J].
金文正 ;
汤良杰 ;
杨克明 ;
万桂梅 ;
吕志洲 .
地质论评, 2008, (01) :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