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气田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分类评价方法

被引:68
作者
李海燕 [1 ]
岳大力 [1 ]
张秀娟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2] 大庆钻井工程公司
关键词
低渗透; 孔隙结构; 判别分析; 储层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苏里格气田盒8段和山1段为例,开展了低渗透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工作。以取心井压汞测试、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等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储层的孔隙结构和孔隙类型,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为4类,分析了各类微观孔隙结构的特征。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双重影响使得盒8段和山1段的储层孔隙结构非常复杂,造成本区储层特低渗透率的主要成因机制为成岩期强烈的压实作用及各种自生矿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主要的储集空间为次生孔隙,孔喉组合主要为低孔小喉型。应用聚类分析和Bayes判别分析方法,选取7种宏观和微观非均质参数,在建立4类微观孔隙结构判别函数的基础上,对苏里格气田进行了微观孔隙结构识别,绘制了主力小层储层综合评价图。分析表明:Ⅰ类、Ⅱ类储层为研究区的优质储层,是今后低渗透盒8段和山1段的主要勘探开发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罗蛰潭;王允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6,
[2]   鄂尔多斯盆地郑庄油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J].
陈魏巍 ;
王华 ;
符迪 ;
孙佩 .
四川地质学报, 2011, 31 (02) :176-179+184
[3]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山1段、盒8段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J].
樊爱萍 ;
赵娟 ;
杨仁超 ;
韩作振 ;
王言龙 ;
王秀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22 (03) :482-487
[4]   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对渗流行为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长6储层为例 [J].
何文祥 ;
杨乐 ;
马超亚 ;
郭玮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22 (03) :477-481+517
[5]   孔隙结构研究在低渗透储层有效性评价中的应用 [J].
耿斌 ;
胡心红 .
断块油气田, 2011, 18 (02) :187-190
[6]   安塞油田坪桥地区储层孔隙结构的研究 [J].
王奕 ;
陈恭洋 ;
谭思哲 .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8 (02) :59-61+281
[7]   富县探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特征 [J].
郭德运 ;
郭艳琴 ;
李文厚 ;
李克永 ;
龙利平 .
沉积学报, 2010, 28 (02) :264-273
[8]   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中—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J].
刘媛 ;
朱筱敏 ;
张思梦 ;
赵东娜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2) :270-275
[9]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区上古生界砂岩孔隙结构 [J].
苗建宇 ;
屈红军 ;
高胜利 ;
王武龙 ;
李香玲 ;
徐子炎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5) :814-820
[10]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思考 [J].
于兴河 ;
李胜利 .
沉积学报, 2009, 27 (05) :880-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