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晚三叠世盆地构造属性及后期改造

被引:23
作者
李相博
刘化清
完颜容
冯明
魏立花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关键词
晚三叠世; 构造属性; 盆地改造;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基于60多条地表露头考察及300多口重点探井资料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运用板块构造和地球动力学原理,对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发育的构造环境、盆地构造属性以及盆地后期改造等几个构造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1)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属性具有三分性:主体为克拉通坳陷盆地,南(西南)缘具前陆盆地性质,西北缘具裂陷盆地性质,这一格局与鄂尔多斯盆地特殊的地质边界条件以及晚三叠世特殊的受力方式有关;(2)晚三叠世原型盆地主要经历了4期多种方式的后期改造作用,造成盆地面积与改造前相比缩小了约30×104km2;(3)依据残存烃源岩分布,指出除现今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及西缘冲断带下盘外,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相邻的六盘山盆地以及南缘渭河盆地也是今后值得探索的勘探新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376 / 382+394 +3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中西部晚古生代—中三叠世沉积盆地原型 [J].
黄泽光 ;
高长林 ;
范小林 .
石油实验地质, 2012, 34 (01) :1-7
[2]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ianhuan Depression and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Late Triassic Ordos[J]. LI Xiangbo, LIU Huaqing, WANYAN Rong, WEI Lihua, LIAO Jianbo, FENG Ming, MA Yuhu and BAI Yunlai Northwest Branch, PetroChina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Lanzhou, Gansu 730020.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9(06)
[3]   贺兰山三叠纪盆地构造属性再分析 [J].
张进 ;
李锦轶 ;
马宗晋 ;
任文军 .
地质学报, 2009, 83 (09) :1233-1246
[4]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地壳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 [J].
张景廉 ;
石兰亭 ;
卫平生 ;
张虎权 ;
陈启林 ;
李扬鉴 .
新疆石油地质, 2009, 30 (02) :272-278
[5]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成盆动力学模式 [J].
李相博 ;
袁剑英 ;
陈启林 ;
王琪 ;
李斌 ;
孟自芳 .
石油学报, 2006, (03) :6-10
[6]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矿)响应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桂小军 ;
岳乐平 ;
赵俊峰 ;
王建强 .
地质学报, 2006, (05) :617-638
[7]   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体制转换与鄂尔多斯盆地改造 [J].
张岳桥 ;
廖昌珍 .
中国地质, 2006, (01) :28-40
[8]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晚三叠世原型盆地恢复及其改造演化 [J].
赵文智 ;
王新民 ;
郭彦如 ;
刘化清 ;
白云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6-13
[9]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部)中生代构造属性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王锋 ;
陈洪 .
地质学报, 2005, (06) :737-747
[10]   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古特提斯火山作用和板块构造体系 [J].
杨经绥 ;
许志琴 ;
李海兵 ;
史仁灯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5) :36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