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指标框架构建研究

被引:8
作者
檀慧玲
黄洁琼
万兴睿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区域教育; 教育质量; 质量监测; 指标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2.3 [义务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体系的逐步建立完善和监测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构建区域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指标框架的必要性日益凸显。比较分析发现,国际大型教育质量监测项目中区域影响因素监测指标框架的研发和构建大都聚焦学生发展结果,具有理论基础坚实、政策取向明确、兼顾稳定性和科学发展性、体现简洁性和可比性等特点。充分考虑我国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和实际需要,基于CIPP评价模型,以学生发展结果为根本旨向,体现重要政策关切,坚持吸收借鉴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注重区域特性并兼顾简洁性、可比性等,尝试构建我国区域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监测指标框架,以期为今后研发设计和实施开展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区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监测工具的研发 [J].
侯燕燕 ;
李勉 ;
张丹慧 .
中国考试, 2018, (06) :44-48+71
[2]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J].
檀慧玲 ;
刘艳 .
中国教育学刊, 2016, (01) :50-53
[3]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科学化面临的问题、挑战与改革途径探析 [J].
区耀荣 ;
蒋敏娟 .
行政论坛, 2015, 22 (01) :63-67
[4]   国际教育指标的选择、应用与借鉴 [J].
曾天山 ;
吴景松 ;
崔洁芳 ;
王重 .
教育发展研究, 2015, (01) :21-26
[5]   大陆地区义务教育数学学业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刘坚 ;
张丹 ;
綦春霞 ;
曹一鸣 .
全球教育展望, 2014, (12) :44-57
[6]   走进OECD教育指标体系 [J].
艾蒂安阿尔比瑟 ;
崔俊萍 .
世界教育信息, 2014, 27 (17) :46-49
[7]   学生能力大规模国际测评项目在教育效能研究中的应用 [J].
埃克哈德克里默 ;
胡咏梅 ;
彭湃 .
教育研究, 2014, 35 (03) :39-47
[8]   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 [J].
刘杰 ;
孟会敏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 (02) :250-252
[9]   CIPP教育评价模式探析 [J].
肖远军 .
教育科学 , 2003, (03) :42-45
[10]  
丈量义务教育质量的尺子[N]. 柴葳,向倩芸. 中国教育报. 2015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