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农田硝态氮淋溶率和淋溶负荷估计

被引:13
作者
徐鹏 [1 ]
后希康 [2 ]
周丰 [3 ]
营娜 [2 ]
赵广超 [1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3]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氮循环; 淋失过程; 地下水污染; 农田肥料; 健康风险;
D O I
10.13671/j.hjkxxb.2013.11.036
中图分类号
X131.3 [土壤污染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0903 ;
摘要
由于化肥过度施用且强度逐渐增加,华北平原氮淋溶问题日趋严重且造成了地下水污染风险.利用1991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献中290组农田NO-3-N淋溶试验样本(淋溶率和10个影响因素),基于Bayesian递归回归树模型初步建立了华北平原农田NO-3-N淋溶迁移过程统计模型.以2008年为例,基于华北平原县域合成氮肥、复合肥施用量和1 km×1 km的影响因素和土地利用(耕地)数据,最终得到1 km×1 km的华北平原农田NO-3-N淋溶率和淋溶负荷及其不确定性水平.初步结果表明:①模型校准和验证R2分别达到0.832和0.829,模拟结果相对可靠;②华北平原耕地NO-3-N的淋溶率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其中位值为15.4%(R50为12.6%18.2%),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TN量、施N量、灌溉比例与降雨量的比值等;相应地,2008年淋溶负荷和淋溶量分别为995.1 Gg·a-1(833.4~1156.7 Gg·a-1);③NO-3-N淋溶率较高的区域集中在太行山脉以东、黄河附近以及苏北的县(区、市),淋溶负荷贡献最大为河南(37.7%)、江苏(24.8%)和河北(21.6%).
引用
收藏
页码:3173 / 31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中国农田肥料N2O直接和间接排放重新评估 [J].
营娜 ;
麻金继 ;
周丰 ;
马舒坦 ;
高伟 ;
徐鹏 ;
后希康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10) :2828-2839
[2]   流域系统优化调控的新模型与应用 [J].
郭怀成 ;
伊璇 ;
周丰 ;
陈国贤 ;
高伟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12) :3108-3118
[3]   华北平原区域地下水污染评价 [J].
张兆吉 ;
费宇红 ;
郭春艳 ;
钱永 ;
李亚松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 (05) :1456-1461
[4]   中国农田氮淋失相关因素分析及总氮淋失量估算 [J].
胡玉婷 ;
廖千家骅 ;
王书伟 ;
颜晓元 .
土壤, 2011, 43 (01) :19-25
[5]   华北平原灌溉量对冬小麦产量、蒸发蒸腾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胡玉昆 ;
杨永辉 ;
杨艳敏 ;
王玉坤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 42 (06) :701-705
[6]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徐新良 ;
匡文慧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于东升 ;
吴世新 ;
江南 .
地理学报, 2009, 64 (12) :1411-1420
[7]  
DNDC模型在农田氮素渗漏淋失估算中的应用[J]. 李虎,王立刚,邱建军.应用生态学报. 2009(07)
[8]   GLEAMS模型在我国东南地区模拟硝氮淋失的检验 [J].
王吉苹 ;
曹文志 ;
李大朋 ;
徐玉裕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2) :61-66
[9]   不同土壤耕作法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J].
胡立峰 ;
胡春胜 ;
安忠民 ;
张爱军 ;
陈阜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6) :188-191
[10]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化肥氮素转化的影响 [J].
李伟 ;
关连珠 ;
颜丽 ;
陈顶成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7) :2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