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视野中的隐喻指称研究

被引:6
作者
马明
机构
[1]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语言哲学; 隐喻; 指称; 不对称; 原型范畴;
D O I
10.16362/j.cnki.cn61-1457/h.2012.01.009
中图分类号
H05 [写作学与修辞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指称不对称性是人类语言符号的普遍特点。符号意指功能的认知性意味着作为人类认知方式的隐喻是语词实现指称功能的重要途径,隐喻性语言也因此成为指称不对称性的突出代表。隐喻将字面的第一层次指称提供的意义、属性、特征和关系,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通过隐喻映射,在更广阔深远的层次上创造了第二层次指称,从而使隐喻拥有双重性指称。隐喻指称具有开放性,各成员共享家族相似性,按典型性程度排列构成一个以字面指称为核心的原型范畴。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哲学探索 [J].
马明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 (06) :538-543
[2]   语言哲学视野中的隐喻直陈性及相似性 [J].
马明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 17 (03) :35-38
[3]   “黑暗”的概念隐喻——基于语料的英汉对比研究 [J].
覃修桂 ;
黄兴运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 16 (04) :9-13
[4]   隐喻构型与语篇组织模式 [J].
张玮 ;
张德禄 .
外语教学, 2008, (01) :7-11
[5]   隐喻的语篇功能——兼论语篇分析与认知语言学的界面研究 [J].
魏在江 .
外语教学, 2006, (05) :10-15
[6]  
语言哲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嘉映著, 2003
[7]  
人论[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德]恩斯特·卡西尔, 1985
[8]  
When love is not a journey: What metaphors mean[J] . Sam Glucksberg,Matthew S. McGlone. Journal of Pragmatics . 1999 (12)
[9]  
The Rule of Metaphor .2 Ricoeur,Paul.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