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

被引:42
作者
徐小龙 [1 ]
孔媛媛 [2 ]
李梦娥 [1 ]
机构
[1]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2] 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研究生教育; 螺旋提升; 培养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3 [研究生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目前我国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为主转向以培养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为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一般的职业教育有很大不同。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SUTM,改变了传统的职业教育周而复始的"学习一实践一学习一实践"单向循环培养模式,在动态螺旋提升的理念下,构成多个培养平面,每个培养平面包含"学习一实践一学习一实习一总结"五大核心要素。通过前后呼应的培养流程,提高学生知识层次、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积累相关资源,从而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本文以二年半学制的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详细阐述"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的运作流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实施分类培养 构建应用型人才质量保证体系 [J].
丁雪梅 ;
甄良 ;
宋平 ;
杨连茂 ;
魏宪宇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02) :1-4
[2]   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J].
王钰 ;
康妮 ;
刘惠琴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02) :5-7
[3]   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教学基地的探讨 [J].
李忠 ;
熊玲 ;
陈小平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02) :8-12
[4]   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 [J].
陈新忠 ;
李忠云 ;
胡瑞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01) :10-13
[5]   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J].
董俊虹 ;
董芳 ;
王润孝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05) :61-64
[6]   “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 [J].
谢笑珍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03) :35-38
[7]   中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J].
周明星 ;
孟庆国 .
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9 (04) :82-85
[8]   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及其特征研究 [J].
石鸥 ;
刘卷 .
大学教育科学, 2007, (02) :104-108
[9]   工学结合:期待制度与法规的哺育——来自德国“职业教育合同”的启示 [J].
周耕夫 ;
李栋学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31) :5-7
[10]   关于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对抗式教学法的研究 [J].
徐小龙 ;
王汝传 ;
黄海平 .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