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366育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7
作者
徐达文 [1 ,2 ]
张立平 [2 ]
赵昌平 [2 ]
郑用琏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小麦; 光温敏雄性不育; 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2009.06.008
中图分类号
S512.1.035.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套袋自交结实率的遗传模型进行判别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366的自交结实率受2对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比较高,达到了63.66%85.23%,不同组合和世代间具有一定差异;多基因遗传率0.49%18.45%,说明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性受主基因控制,环境因素影响相对较小,环境方差占总方差的14.29%26.85%,因此在转育新不育系时可以对不育性进行早代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655 / 6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210育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J].
张立平 ;
赵昌平 ;
单福华 ;
张风廷 ;
叶志杰 .
作物学报, 2007, (09) :1553-1557
[2]   不同花粉密度条件下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BS366异交结实分析 [J].
秦志列 ;
张风廷 ;
叶志杰 ;
任立平 ;
赵昌平 ;
王志敏 .
华北农学报, 2007, (04) :130-133
[3]   三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性遗传分析 [J].
曾红权 ;
刘宜柏 ;
尹建华 ;
邹国兴 ;
彭志勤 ;
杨平 ;
黄永萍 ;
陈春莲 .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04) :372-378
[4]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的分离分析方法研究 [J].
盖钧镒 .
遗传, 2005, (01) :130-136
[5]   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基因的初步定位 [J].
曹双河 ;
郭小丽 ;
刘冬成 ;
张相岐 ;
张爱民 .
遗传学报, 2004, (03) :293-298
[6]   数量性状分离分析中分布参数估计的IECM算法 [J].
章元明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2000, (06) :699-706
[7]   数量性状主-多基因混合遗传的P1、P2、F1、F2和F2∶3联合分析方法 [J].
王建康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1998, (06) :651-659
[8]   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Ⅱ.世代平均数和遗传方差 [J].
莫惠栋 .
作物学报, 1993, (03) :193-200
[9]   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Ⅰ.遗传组成和主基因基因型鉴别 [J].
莫惠栋 .
作物学报, 1993, (01) :1-6
[10]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M]. 科学出版社 , 盖钧镒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