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下地壳组成及岩石圈的拆离俯冲作用

被引:14
作者
路凤香
王春阳
胡宝群
吴其反
郑建平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东华理工学院
[3]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4]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武汉
[5] 湖北武汉
[6] 江西抚州
[7] 北京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8] 北京
关键词
下地壳; Pb同位素组成,; 岩石圈; 拆离俯冲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5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根据新提供的Pb同位素组成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本文进一步证实了位于北秦岭北界的明港地区发育的早中生代安山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岩筒所携带的下地壳捕虏体属于南秦岭。所恢复的南秦岭下地壳剖面自下而上为:底侵成因的变辉长岩—基性麻粒岩(其中含有榴辉岩及辉石岩的透镜体)—酸性麻粒岩。秦岭造山带总体的岩石圈模型为:南秦岭(扬子块体)向北拆离俯冲,北秦岭地壳向华北仰冲,华北岩石圈呈楔状插入秦岭造山带,拆离面约在中、下地壳之间。南秦岭俯冲岩片延伸的范围在平面上有可能达到400km。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苏鲁地区地壳深部太古代残留岩片:来自航磁资料的证据 [J].
吴其反 ;
路凤香 ;
刘庆生 ;
郑建平 ;
王懋基 ;
吴文鹂 .
科学通报, 2003, (04) :395-399
[2]   秦岭北界岩石圈组成及结构——河南明港地区深源捕虏体研究 [J].
路凤香 ;
王春阳 ;
郑建平 ;
张瑞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1) :1-9
[3]   徐淮地区早侏罗世侵入杂岩体中榴辉岩类包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许文良 ;
王冬艳 ;
王清海 ;
林景仟 ;
刘晓春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2, (08) :618-622
[4]   东秦岭邓县—南漳反射地震剖面及其构造意义 [J].
袁学诚 ;
任纪舜 ;
徐明才 ;
唐文榜 .
中国地质, 2002, (01) :14-19
[5]   中国超高压变质岩十五年研究进展 [J].
王清晨 .
地球学报, 2001, (01) :11-16
[6]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部地球物理调查(Ⅱ)──非地震方法 [J].
杨文采 ;
方慧 ;
程振炎 ;
徐宝利 ;
白金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4) :508-519
[7]   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最新进展 [J].
从柏林 ;
王清晨 .
科学通报, 1999, (11) :1127-1141
[8]   郯城-涟水综合地球物理剖面 [J].
杨文采 ;
胡振远 ;
程振炎 ;
倪诚昌 ;
白金 ;
方慧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2) :206-217
[9]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部地球物理调查(1)─—深反射地震 [J].
杨文采,程振炎,陈国九,胡振远,白金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1) :41-52
[10]   中国合肥盆地新生代火山岩成因岩石学研究 [J].
从柏林,王清晨,张海政,阎欣,江来利 .
岩石学报, 1996, (03) :37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