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抑郁的影响:韧性的中介作用

被引:21
作者
王志杰 [1 ]
张晶晶 [2 ]
潘毅 [3 ]
高隽 [4 ]
机构
[1]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系
[3] 共青团重庆市委
[4]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抑郁症状; 心理韧性; 社会支持; 性别差异;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4.02.002
中图分类号
R395.6 [心理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考查流动儿童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抑郁症状的预测作用以及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青少年韧性问卷》和《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问卷》对上海市418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男女童在抑郁症状上无显著差异,但女童在学校支持和韧性支持力上高于男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韧性的完全中介模型拟合最佳,但在男童中,仅家庭支持能显著经韧性负向预测抑郁,而女童的家庭和学校支持都能显著经韧性负向预测抑郁。结论:心理韧性完全中介特定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抑郁症状的影响,但相比男童,除家庭支持外,女童能利用来自学校系统的社会支持,并经由心理韧性的作用减少抑郁症状。
引用
收藏
页码:311 / 3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弹性发展特点研究 [J].
朱丹 ;
王国锋 ;
刘军 ;
彭小虎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21 (04) :654-657
[2]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歧视知觉及其关系 [J].
师保国 ;
邓小晴 ;
刘霞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3) :143-149
[3]   社会支持与真实幸福感的关系:希望的中介作用 [J].
周蜀溪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03) :515-517+499
[4]  
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影响:中介机制及归属需要的调节作用[J]. 刘霞,赵景欣,申继亮.心理学报. 2013(05)
[5]   流动儿童的信任知觉与情绪适应的关系及自尊的中介作用 [J].
梁丽婵 ;
边玉芳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21 (01) :122-125
[6]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抑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调节 [J].
范兴华 ;
陈锋菊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20 (04) :539-542
[7]   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J].
熊猛 ;
叶一舵 .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 (12) :1798-1813
[10]   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及与自尊的关系 [J].
刘霞 ;
申继亮 .
心理科学, 2010, 33 (03) :695-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