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烟台市为例

被引:27
作者
王静 [1 ]
翟天林 [1 ]
赵晓东 [1 ]
宋子秋 [2 ]
袁昕怡 [1 ]
孔雪松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烟台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土地利用规划站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 国土空间规划; 烟台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1402 ; 083306 ; 0903 ;
摘要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和前提。面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目标,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底线"思维,以资源环境禀赋为基础,构建了本底约束—综合限制—承载力评价-多空间适宜评价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逻辑框架和指标体系,并以烟台为例,设置城市生态系统保护的不同情景,综合运用特尔斐法及多要素空间叠置等方法,开展了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实践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资源环境对烟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与限制总体较小,高限制区面积仅占烟台国土面积的6.09%。②烟台市不同区县之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较大。从西北部向东南,烟台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出逐渐提高的变化趋势。③面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情景,烟台市各县市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差异显著,适宜建设区范围为2380 km2。面向城市生态系统一般保护情景,烟台市适宜建设区面积达2610 km2,不适宜建设开发区与适宜建设开发区数量结构为1.12∶1,未来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两种情景下烟台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适宜建设区面积均大于现状建设用地面积,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同时确保了烟台市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研究结果可为烟台市国土空间优化以及相关地区政府部门重大决策、战略部署等提供决策信息支持和技术服务。
引用
收藏
页码:3634 / 364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基于陆海统筹视角的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以辽宁省为例 [J].
纪学朋 ;
黄贤金 ;
陈逸 ;
王丹阳 ;
宋娅娅 .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 (03) :451-463
[2]   山地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区域协调发展分析:以贵州乌江流域为例 [J].
王德怀 ;
李旭东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 42 (03) :222-229
[3]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综述 [J].
黄贤金 ;
周艳 .
中国环境管理, 2018, 10 (06) :36-42+54
[4]   面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思考 [J].
岳文泽 ;
代子伟 ;
高佳斌 ;
陈阳 .
中国土地科学, 2018, 32 (12) :66-73
[5]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海洋生态系统管理——以温州市洞头区为例附视频 [J].
向芸芸 ;
杨辉 ;
陈培雄 ;
周鑫 ;
陈全震 ;
曾江宁 .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8, (04) :551-559
[6]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解析 [J].
刘海猛 ;
方创琳 ;
黄解军 ;
朱向东 ;
周艺 ;
王振波 ;
张蔷 .
地理学报, 2018, 73 (01) :177-191
[7]   全球变化对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J].
于贵瑞 ;
徐兴良 ;
王秋凤 ;
宜树华 ;
虞强 ;
曾晓东 .
中国基础科学, 2017, 19 (06) :19-23+35
[8]   喀斯特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 [J].
王雅敬 ;
谢炳庚 ;
李晓青 ;
赵卫权 ;
王金艳 ;
罗海波 .
生态学报, 2017, 37 (21) :7030-7038
[9]   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 [J].
杨亮洁 ;
杨永春 .
生态学报, 2017, 37 (20) :7000-7017
[10]   延龙图地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J].
赵小娜 ;
宫雪 ;
田丰昊 ;
李明玉 .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 (05) :77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