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25
作者
黄贤金
周艳
机构
[1]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土地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 土地开发强度; 空间规划;
D O I
10.16868/j.cnki.1674-6252.2018.06.036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区域发展战略决策的基础,对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从土地资源承载力向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发展,再到近年来以土地开发强度为特征,以及基于供给能力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兴起的历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从单一资源走向各类主要自然资源、环境要素及综合要素的承载力评价,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但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仍存在更多地关注承载的极限容量,对发展容量的关注不足;缺乏具有普适性、可推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及方法体系等问题,其研究仍面临严峻的挑战。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仍需在承载力从极限容量向发展容量转变,形成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强化以空间开发利用为特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此深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实践应用研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服务国家战略提供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2+54 +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0 条
[1]   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分析——以中国沿海城市群为例 [J].
段佩利 ;
刘曙光 ;
尹鹏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 34 (07) :930-934+1009
[2]   胡焕庸亚线构想与长江经济带人口承载格局 [J].
黄贤金 ;
金雨泽 ;
徐国良 ;
吴常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 (12) :1937-1944
[3]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的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体系构建 [J].
黄华梅 ;
谢健 ;
陈绵润 ;
贾后磊 ;
郑淑娴 .
生态经济, 2017, 33 (09) :174-179
[4]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基于地理学综合研究的视角 [J].
刘文政 ;
朱瑾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6) :75-86
[5]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方法研究 [J].
叶菁 ;
谢巧巧 ;
谭宁焱 .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 (11) :262-271
[6]   面向空间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 [J].
贾克敬 ;
张辉 ;
徐小黎 ;
祁帆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3) :335-341
[7]   百年来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从理论到实践 [J].
封志明 ;
杨艳昭 ;
闫慧敏 ;
潘韬 ;
李鹏 .
资源科学, 2017, 39 (03) :379-395
[8]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J].
李焕 ;
黄贤金 ;
金雨泽 ;
张鑫 .
经济地理, 2017, 37 (01) :181-186
[9]   基于碳排放峰值的长江经济带人口承载力研究 [J].
徐晓晔 ;
黄贤金 .
现代城市研究, 2016, (05) :33-38
[10]   巴彦淖尔市水资源供给能力与土地承载力 [J].
彭家宾 .
西部资源, 2016, (01)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