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菜肴的地理表征及感知分析

被引:6
作者
朱国兴
金声琅
孙克奎
机构
[1] 黄山学院旅游学院
关键词
菜肴特色; 徽菜; 徽州; 地理表征; 感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971 [美食学];
学科分类号
0832 ;
摘要
菜肴是饮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自然地理条件为菜肴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现实性,并在一定的人文地理环境下改进与发扬,形成菜系的特色。起源宋代,清朝至民国达到鼎盛、诞生于安徽南部的徽菜地方特色显著,擅长烹制山珍野味,菜品咸鲜、突出本味,讲究食补与养生,烹制过程中讲究重油、重色、重火功,充分反映着徽州山区地理环境对菜肴特征的影响,通过徽商的推广跻身于我国的八大菜系之列。本文在徽菜发源地进行了调研和问卷调查,并进行徽菜的感知差异分析,指出随着现代生产方式与生活条件的改变,尤其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徽菜既需要不断进行改良,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引用
收藏
页码:2222 / 22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徽菜标准化研究 [J].
余广宇 ;
鲍兴 .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10, 27 (03) :41-46
[2]   基于因子分析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真实性评价体系研究 [J].
林龙飞 ;
黄光辉 ;
王艳 .
人文地理, 2010, 25 (01) :39-43
[3]   明清徽商是长三角兴起的重要力量 [J].
王世华 .
学术界, 2009, (05) :139-145
[4]   徽菜的起源与现状 [J].
金声琅 .
中国食品, 2008, (15) :18-19
[5]   “浓油赤酱”从何而来——徽菜是上海本帮菜的源头 [J].
江礼旸 .
食品与生活, 2008, (06) :24-25
[6]   中国地理学视角的饮食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J].
蔡晓梅 ;
司徒尚纪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 (05) :83-88
[7]   话说中国菜系(八) 豪门怨妇之徽菜 [J].
李大嘴 ;
庞洪涛 .
饮食科学, 2005, (02) :18-19
[8]   广州饮食文化景观的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分析 [J].
蔡晓梅 ;
甘巧林 ;
张朝枝 .
社会科学家, 2004, (02) :95-98
[9]   徽菜概论 [J].
陈忠明 .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03, (04) :39-45
[10]   地理环境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J].
陈涓 .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3, (04)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