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106
作者
闫海
潘纲
张明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家重点环境水化学实验室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产生; 物化性质; 毒性; 分析; 转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随着大量含氮和磷的废水流入湖泊和江河 ,导致淡水蓝藻水华污染现象日趋严重。蓝藻水华污染的最主要危害是释放以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MC)为主的多种藻毒素 ,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蓝藻水华污染和去除 MC是摆在中外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难题。主要针对 MC的产生、物化性质、毒性、分析方法和迁移转化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对重要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968 / 197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7 条
  • [21] 有毒蓝藻及藻毒素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
    吕锡武
    稻森悠平
    丁国际
    [J]. 中国环境科学, 1999, (02) : 138 - 140
  • [22] 微囊藻毒素的产生、检测和毒理学研究
    李效宇
    宋立荣
    刘永定
    [J]. 水生生物学报, 1999, (05) : 517 - 523
  • [23] 饮用水源中的微囊藻毒素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
    周伦
    鱼达
    余海
    陈坤
    沈高飞
    沈永洲
    阮引玲
    丁杏芬
    [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0, (04) : 33 - 35
  • [24] 滇池水华蓝藻中藻毒素光降解的研究
    张维昊
    方涛
    徐小清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1) : 1 - 3
  • [25] 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现状、毒性机理和检测方法
    沈建国
    章建
    [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1, (01) : 10 - 11+16
  • [26]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cystin-LR, a potent inhibitor of type 1 and 2a protein phosphatases. Honkanen R E,Zwiller J,Moore R E,et 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 1990
  • [27] Variation of microcystins, cyanobacterial hepatotoxins, in Anabaena spp.as a function of growth stimuli. Rapala J,Sivonen K,Lyra C,et al.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 1997
  • [28] 饮水中微囊藻毒素与我国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研究
    俞顺章
    赵宁
    资晓林
    陈刚
    董传辉
    连民
    刘颖
    穆丽娜
    [J]. 中华肿瘤杂志, 2001, (02) : 8 - 11
  • [29] 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研究进展
    张维昊
    徐小清
    丘昌强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1, (02) : 57 - 61
  • [30] 滇池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Küitz)毒素及其在水体中的变化
    林毅雄
    刘秀芬
    阎海
    刘丽萍
    [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1, (05) : 10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