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汶川8.0级地震序列的小震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特征
被引:15
作者:
张致伟
张永久
程万正
吴朋
龙锋
阮祥
机构:
[1] 四川省地震局
来源: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余震序列;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3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利用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波记录资料,由垂直向记录P和S振幅比值,结合部分清晰的P波初动记录资料,反演得到了2008年5月12日至2009年4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序列中829个ML≥3.5的小震震源机制解。采用统计和力轴张量计算方法,分析了震源机制解参数并求取了余震区平均应力场。结果表明:用余震区北段小震震源机制解求得的节面为直立或倾斜,走向为NNE-SSW向,主压应力P轴方位为SWW-NEE方向,计算得到的平均应力张量σ1方向为77.1°;用余震区南段小震震源机制解求得的节面倾角较陡,在50°~90°之间,走向相对较分散,平均应力张量σ1方向为92.4°,呈EW向。从余震区南、北段的平均应力场方位随时间演化过程可以看出,余震区在2008年8月、9月、12月和2009年1月处于应力场调整阶段。最后研究了余震区南、北段的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θ及逆冲型地震类型随时间的变化,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120
+120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