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4月感热通量异常对长江以南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张超 [1 ,2 ]
田荣湘 [1 ]
茆慧玲 [3 ]
申紫薇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气象信息与预测研究所
[2] 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
[3] 浙江大学物理学系光学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感热通量; 预报因子; 长江以南地区;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70124003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1980—2015年青藏高原、长江以南地区的站点资料,利用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各分区4月的感热通量和长江以南地区夏季降水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喜马拉雅地区(关键区) 4月感热通量可以作为长江以南地区夏季降水的预报因子之一;青藏高原4月感热通量和长江以南地区夏季降水均存在4 a主周期和8 a副周期,在1998年、2011年前后出现转折;高原整体、E区、G区4月感热通量均与长江以南地区夏季降水呈负相关;高原关键区4月感热通量偏弱时,长江以南地区高空(850 hPa)处于深槽槽前,西部配合有切变线系统,斜压性很强,空气相对湿度很大,利于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反之亦然。
引用
收藏
页码:775 / 78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青藏高原春季地表感热异常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变化的影响 [J].
周俊前 ;
刘新 ;
李伟平 ;
朱陵晶 ;
吴辉 .
高原气象 , 2016, (04) :845-853
[2]   春季青藏高原感热通量对不同海区海温强迫的响应及其对我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J].
金蕊 ;
祁莉 ;
何金海 .
海洋学报, 2016, 38 (05) :83-95
[3]   春末夏初南亚高压活动与青藏高原及周边热力强迫的关系 [J].
葛静 ;
王黎娟 ;
张良瑜 .
大气科学学报, 2015, 38 (05) :611-619
[4]   南亚高压位置与中南半岛和青藏高原热源变化的关系 [J].
王群 ;
周文君 ;
张福颖 ;
平海波 .
大气科学学报, 2015, 38 (05) :716-720
[5]   青藏高原汛期降水异常空间分布及水汽配置 [J].
王传辉 ;
周顺武 ;
杨玮 ;
贲海荣 ;
丁锋 ;
张宇 .
大气科学学报, 2015, 38 (04) :566-572
[6]   黄土高原地表能量平衡分量年际变化及其对气候波动的响应 [J].
夏露 ;
张强 .
物理学报, 2014, 63 (11) :432-442
[7]   草原下垫面湍流动量和感热相似性函数及总体输送系数的特征 [J].
岳平 ;
张强 ;
牛生杰 ;
王润元 ;
孙旭映 ;
王胜 .
物理学报, 2012, 61 (21) :550-561
[8]   夏季青藏高原多种地表感热通量资料的评估 [J].
竺夏英 ;
刘屹岷 ;
吴国雄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 42 (07) :1104-1112
[9]   春季青藏高原热力异常与前冬大气环流的关系 [J].
王群 ;
周宏伟 ;
周璇 ;
徐良谋 ;
郭品文 ;
平海波 ;
盛也 .
大气科学学报, 2012, 35 (03) :329-334
[10]   提取准双周和准一月低频振荡的Lanczos滤波器及其应用 [J].
姚菊香 ;
李丽平 ;
罗璇 ;
杨玮 ;
王盘兴 .
大气科学学报, 2012, 35 (02) :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