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成都盆地南缘第四纪构造变形及地貌响应特征
被引:13
作者:

梁明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李大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郭红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王世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机构:
[1] 四川省地震局
来源:
关键词:
成都盆地南缘;
第四纪构造变形;
邛西构造;
熊坡背斜;
地貌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与数字地形分析,研究了成都盆地南缘构造变形特征及与地貌的响应关系,重点为邛西构造和熊坡背斜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结果表明:中更新世是成都盆地南缘地区一个较重要的构造变形阶段,邛西构造与熊坡背斜的发育与演化也主要集中在这一阶段,并导致了古青衣江数次改道,遗留下规模巨大的冲洪积扇——名邛台地。熊坡背斜亚流域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值(HI值)自SW向NE总体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反映了熊坡背斜主要受到来自南部的动力作用,并呈现自SW向NE扩展变形的过程,显示成都盆地南缘地区流域地貌对其构造变形存在着明显的反馈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震构造机理及青衣江上游流域地貌的响应[J]. 地学前缘, 2013, 20 (06) : 21 - 28梁明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郭红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李大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孔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 [2] 芦山地震发震构造及其与汶川地震关系讨论[J]. 地学前缘, 2013, 20 (03) : 11 - 20徐锡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朱艾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市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闻学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 [3]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活动的新证据[J]. 地震工程学报, 2013, 35 (01) : 145 - 153袁道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梁明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雷中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刘兴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 [4] 兰州庄浪河阶地差分GPS测量与构造变形分析[J]. 西北地震学报, 2012, 34 (04) : 393 - 397+40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四川龙泉山断裂带及其活动性与潜在地震危险性讨论[J]. 西北地震学报, 2012, 34 (01) : 50 - 56黄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江娃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6]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生长及水系响应[J].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4) : 825 - 83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付碧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深部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深部研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深部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深部研究重点实验室
- [7] 川西坳陷构造格局及其成因机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6 (06) : 645 - 65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林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汤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孙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 [8] Three-dimensional Evolutionary Models of the Qiongxi Structures,Southwestern Sichuan Basin,China:Evidence from Seismic Interpretation and Geomorphology[J].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9, (02) : 372 - 385JIA Qiupeng~(1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 [9] 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多单元组合模式[J]. 科学通报, 2009, (07) : 944 - 95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闻学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锡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庆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第二形变监测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郑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小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冉勇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熊坡背斜构造变形与蒲江-新津断裂活动特征[J]. 地震地质, 2008, 30 (04) : 957 - 96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传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高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