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公民道德建设

被引:19
作者
霍军亮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 农村公民道德;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20.05.08
中图分类号
D648 [道德教育];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8 ; 0302 ;
摘要
加强农村公民道德建设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前提条件、"生态宜居"的有效举措、"乡风文明"的关键环节、"治理有效"的核心所在和"生活富裕"的基础保证。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个体的崛起在增进广大农民现代性意识、促使农民群众走出传统的同时,也给农民的精神世界和道德认知带来新的挑战,农民的价值判断趋于多元、公共精神趋于式微、集体观念趋于弱化,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突出,农村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着多元整合困境、公共性培育困境、价值取向困境和组织保障困境。新时代,应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增进农民的价值共识,夯实农村公民道德建设的思想基础;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夯实农村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基础;以乡村文化构筑新型乡村社会"共同体",重塑农民的集体主义意识,夯实农村公民道德建设的文化基础;以提升组织力为主要目标,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活力,夯实农村公民道德建设的组织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农民公共精神培育与现代乡村治理研究 [J].
王慧斌 ;
申欣如 .
攀登, 2019, 38 (06) :64-67
[4]   村庄公共性建设 [J].
吴春梅 ;
梅欢欢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6) :114-121+165
[6]   结构、文化与场域: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研究 [J].
杨君 ;
方蕙 .
学习与实践, 2019, (09) :100-111
[7]   农民公共精神的流变及乡村振兴视域下的重塑 [J].
凌烨丽 ;
李浩昇 .
宁夏社会科学, 2019, (04) :132-140
[8]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公共精神培育研究 [J].
祝丽生 .
广西社会科学, 2018, (09) :133-137
[9]   美好生活、道德契约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维度 [J].
石若坤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12) :164-173
[10]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 [J].
宋庆森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6, (12) :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