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印章下的表见代理构造

被引:19
作者
周清林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关键词
伪造印章; 表见代理; 狭义无权代理; 容忍代理;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20.02.010
中图分类号
D923.1 [总则]; D923.6 [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伪造印章是否构成表见代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72条未置可否。立法对此的悬搁表明,伪造印章下的表见代理构造较为复杂,无法通过单一的条文进行简单而直接的规定。如果相对人判断的对象只是伪造的印章,则该行为只能定性为狭义的无权代理。如果相对人判断的对象既有伪造印章又有其他外观,在相对人对伪造印章不知情下,相对人可以独立地对其他外观进行判断,以明确行为人行为能否定性为表见代理。正是伪造印章具有复杂的表见代理结构,立法不对其做出判断是更为可取的选择。审判实务中的特殊类案裁判,有悖理论上有关容忍型表见代理的认定。此类案件的裁判,应明确此类代理的主观性,且明确相对人在订立合同时有证据证明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本人知情未反对。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体系化视角下的意定代理权来源 [J].
尹飞 .
法学研究, 2016, 38 (06) :49-69
[2]   两种类型,一种构造? 《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第3句的解释 [J].
张家勇 .
中外法学, 2012, 24 (02) :263-279
[3]   不动产善意取得应排除冒名处分之适用 [J].
傅鼎生 .
法学, 2011, (12) :45-55
[4]   表见代理制度的司法适用——以涉建设工程商事纠纷为对象的类型化研究 [J].
周凯 .
法律适用, 2011, (04) :50-55
[5]   公司财务主管将自己债务转移给公司的效力认定 [J].
马瑞杰 .
人民司法, 2010, (06) :81-82
[6]   论违背形式强制的法律后果 [J].
朱广新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5) :21-28
[7]   自治的异化:论表见代理的后果——兼评“选择权”通说 [J].
周清林 .
学术论坛, 2006, (10) :112-116
[8]   合同盖章问题研究 [J].
马强 .
法律适用, 1999, (11) :22-24
[9]  
民商法论丛[M]. 法律出版社 , 梁慧星, 2016
[10]  
德国民法典[M]. 法律出版社 , 陈卫佐,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