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杏自然变异及其对产区间苦杏仁含油量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卢斌
赵忠
李明
苗兴军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山杏; 种下变异类型; 含油量; 最佳产区;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0.08.018
中图分类号
S662.2 [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对山杏种下变异类型进行研究,分析山杏自然变异对苦杏仁脂肪油、精油含量的影响。【方法】在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选择立地条件相似的山杏产区,采用野外随机取样法,测算杏核的外部形态特征,据此将山杏分为不同的种下变异类型,并分析比较了不同产区及不同种下变异类型山杏杏核的形态特征、千粒质量、出仁率及杏仁含油量。【结果】不同产区杏核的核长、核宽、核厚、核型指数、出仁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千粒质量存在显著差异,相邻两产区间苦杏仁含油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杏核外部形态特征划分出7个山杏种下变异类型,其在核长、核宽、核厚、核型指数、千粒质量、出仁率、含油量等方面均有极显著差异。【结论】山杏自然变异是造成相邻产区间杏核形态特征和苦杏仁含油量差异的根本原因;综合考虑脂肪油和精油含量,以类型2即长梭型杏核为最佳;陕西麟游为苦杏仁的最佳产区。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不同产地苦杏仁油的含量及成分分析 [J].
马玉花 ;
赵忠 ;
李科友 ;
马希汉 ;
郭婵娟 ;
魏丽萍 .
中国粮油学报, 2009, 24 (11) :70-73
[2]   索氏法提取杏仁油的工艺研究 [J].
张郁松 .
粮油加工, 2007, (10) :70-72
[3]   苦杏仁精油的熏蒸杀虫活性研究 [J].
马玉花 ;
赵忠 ;
江志利 ;
魏丽萍 ;
张兴 .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09) :1879-1883
[4]   杏仁精油提取工艺研究 [J].
马玉花 ;
赵忠 ;
郭婵娟 ;
李科友 ;
马希汉 ;
史清华 ;
朱海兰 .
中国食品学报, 2007, (01) :89-94
[5]   河北省山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J].
张建光 ;
史聪平 ;
刘玉芳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S1) :97-100
[6]   苦杏仁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微波-同时蒸馏萃取GC-MS分析 [J].
回瑞华 ;
侯冬岩 ;
李铁纯 ;
关崇新 .
分析测试学报, 2003, (01) :55-57
[7]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杏仁油的研究 [J].
张慧敏 ;
孙容芳 ;
于同泉 ;
陈宇 ;
孟欣 .
粮油食品科技, 2001, (01) :29-30+41
[8]   山杏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J].
卢振宇 .
北方果树, 1998, (04) :28-29
[9]   山杏仁油脂肪酸成分和理化特性的研究 [J].
孙景琦,冯秀华,张学勤 .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4, (01) :123-124
[10]  
中药鉴定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家实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