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法语言的连词“或者”看我国法律文本的可读性

被引:16
作者
崔玉珍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或者”; 法律文本可读性; 立法语言; 连词;
D O I
10.16027/j.cnki.cn31-2043/h.2016.02.011
中图分类号
H15 [写作、修辞];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通过语料库和对比的方法对立法语言中的连词"或者"进行了全面梳理,并总结出"或者"具有这些使用特点:出现频率高、共现频率高、"或者"词组内部结构层次复杂、内嵌结构比例较高、外部功能多样。本文进一步提出,立法语言中的连词"或者"使得我国法律条文的结构更加复杂、层次更多、不同成分之间的边界更加难以确定、也更容易引起歧义,和日常语言的差异更加突出,最终降低了我国法律文本的可读性。最后本文分析了立法语言中"或者"影响我国法律文本可读性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法庭审判话语框架分析 [J].
廖美珍 .
当代修辞学, 2012, (06) :83-91
[3]   易读性传播:法律传播中的语言解码与理解 [J].
郑金雄 .
政法论坛, 2011, 29 (06) :24-36
[4]   连词“或”与“或者”的使用差异及其制约机制 [J].
刘清平 .
世界汉语教学, 2011, (03) :367-375
[5]   立法语言社会认知度的调查与分析 [J].
刘红婴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 (05) :35-40
[6]   论法律语言的简明化和大众化 [J].
廖美珍 .
修辞学习, 2006, (04) :16-20
[7]   法律语言的“易读性准则”与“易读性”测量 [J].
陈佳璇 .
修辞学习, 2006, (04) :21-22+24
[8]   论诈欺和欺诈——兼议法律语言的通俗化 [J].
陈东 ;
巢志雄 .
学术研究, 2005, (08) :67-73+147
[9]   “或者”与“或”的差异 [J].
周有斌 .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4, (01) :87-88
[10]   浅论立法语言规范化 [J].
刘大生 .
法学论坛, 2001, (01)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