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财税”的理念阐发与制度实践

被引:5
作者
侯卓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法治财税; 公共财产; 利益平衡; 制度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2 [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只有"法治财税"的理论框架和制度建设,才能张扬财税制度在现代治理体系中的积极功用。从"财税法制"到"法治财税",不仅是语词概念的置换,毋宁是一系列理念和制度变迁的先声。后者立意于公共财产治理和社会利益平衡,对"财税制度"和赖以治理的"法"持开放性见解,格外强调静态意义上法的质量和动态意义上法治精神在制度缺位时的补正。以此检视之,公共财产的收入、支出、监管制度均有制度更新与再造需求;在财税法律制度生成过程中,要提高科学性与民主性,拨开部门利益的迷雾,破除试点依赖,构建有效率的民意吸纳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   政府重大决策事先征集公民建议的制度构建 [J].
汤啸天 .
法学, 2014, (03) :26-34
[3]   迈向实质意义的预算法定 [J].
陈治 .
政法论坛, 2014, 32 (02) :141-148
[4]   财政何以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 [J].
李炜光 .
法学评论, 2014, 32 (02) :54-60
[5]   地方债与国家治理:基于法治财政的分析径路 [J].
熊伟 .
法学评论, 2014, 32 (02) :61-68
[6]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三重意蕴 [J].
李佃来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3) :5-16
[7]   权力的“助推”与权利的实现 [J].
郭春镇 .
法学研究, 2014, 36 (01) :13-17
[8]   我国政府性基金设立制度研究——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为视角 [J].
胡兰玲 ;
曹玉雯 .
河北法学, 2014, 32 (02) :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