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Cl-演化机制分析及意义

被引:10
作者
齐亚林 [1 ,2 ]
郭正权 [1 ,2 ]
楚美娟 [1 ,2 ]
程党性 [1 ,2 ]
张忠义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Cl-演化; 地层水; 控制因素; 电性特征; 晚三叠世;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Cl-是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地层水中最主要的阴离子,是决定地层水类型、总矿化度和盐度的最重要指标。古盐度对油气生成和保存均具有重要影响,复原古盐度是恢复古环境、重建古地理和评价含油气系统的重要内容。系统论述了延长组各油层组Cl-浓度和总矿化度的分布特征,借鉴了现代湖泊环境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从湖盆演化、沉积相、古气候和古海水间歇性注入等方面对Cl-的演化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水循环作用及强度是控制Cl-浓度和总矿化度的主导因素;湖盆演化形成的不同水文地质环境和沉积相是控制Cl-浓度和总矿化度的重要因素;古气候和古海水间歇性注入可能对Cl-浓度和总矿化度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现今地层水的类型和总矿化度对油层的准确发现、判识和评价均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研究.[M].侯光才等; 著.地质出版社.2008,
[2]  
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M].全国地层委员会编;.地质出版社.2001,
[3]   鄂尔多斯盆地油田水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J].
梁晓伟 ;
牛小兵 ;
李卫成 ;
张三 ;
叶博 ;
尤源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5) :502-508
[4]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原型湖盆恢复及中部砂体成因 [J].
庞军刚 ;
卢涛 ;
国吉安 ;
李文厚 .
岩性油气藏, 2012, 24 (04) :56-63
[5]   鄂尔多斯晚三叠世盆地构造属性及后期改造 [J].
李相博 ;
刘化清 ;
完颜容 ;
冯明 ;
魏立花 .
石油实验地质, 2012, 34 (04) :376-382+394
[6]   流体的氯含量及其演化:来自岩石含氯矿物的记录 [J].
张灵敏 ;
刘景波 .
地学前缘, 2012, 19 (04) :206-213
[7]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10期沉积环境与沉积体系 [J].
完颜容 ;
李相博 ;
刘化清 ;
魏立花 ;
廖建波 ;
黄军平 ;
黄思静 .
沉积学报, 2011, 29 (06) :1105-1114
[8]   鄂尔多斯盆地长8油层组古地理环境与沉积特征 [J].
刘化清 ;
李相博 ;
完颜容 ;
魏立花 ;
廖建波 .
沉积学报, 2011, 29 (06) :1086-1095
[9]   鄂尔多斯晚三叠世湖盆特征恢复及地质意义 [J].
傅强 ;
孙喜天 ;
刘永斗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 (11) :1537-1540
[10]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J].
李文厚 ;
庞军刚 ;
曹红霞 ;
肖丽 ;
王若谷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3) :5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