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胁迫对4种菊科蒿属植物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王勇 [1 ]
韩蕊莲 [2 ]
梁宗锁 [1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菊科蒿属植物; 抗氧化酶; 抗氧化剂; 抗旱性;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0.10.008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目的】研究菊科蒿属植物适应土壤干旱条件的抗氧化特性,为揭示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演替的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演替初期阶段的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茭蒿(Artemisiagiraldii Pamp.)、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 Web.ex Stechm.)3种优势种和1种常见种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inn.)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利用称质量控水法,将土壤含水量分别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适宜水分对照)、55%(中度水分胁迫)和35%(重度水分胁迫),测定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4种菊科蒿属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抗坏血酸(Vc)、类胡萝卜素(Car)含量的变化,并采用隶属(反隶属)函数法对4种菊科蒿属植物的抗氧化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铁杆蒿具有相对最高的SOD活性和最低的POD活性;猪毛蒿的CAT、POD活性相对偏低,其余各项指标的活性和含量相对均衡,膜脂过氧化程度较低;茭蒿有相对最高的CAT活性、Vc含量、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最低的Car含量;黄花蒿有相对最高的POD活性、Car含量和相对最低的Vc含量、SOD活性、膜脂过氧化程度。4种蒿属植物铁杆蒿、猪毛蒿、茭蒿、黄花蒿在水分胁迫下的抗氧化特性隶属值分别为0.369,0.418,0.428,0.514。【结论】在水分胁迫条件下,4种菊科蒿属植物的抗氧化特性差异较大,综合评价认为,黄花蒿整体抗氧化能力最强,茭蒿、猪毛蒿次之,铁杆蒿最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转入Cu/Zn SOD和APX基因对甘薯旱后复水的恢复作用
    陆燕元
    邓西平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 (01) : 67 - 74
  • [2] 旱后复水对刺槐苗木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质过氧化的影响
    薛设
    王进鑫
    吉增宝
    李继文
    张慕黎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 (07) : 81 - 85
  • [3] 苜蓿幼苗芽、根器官对盐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
    王文斌
    金润熙
    邓西平
    郭尚洙
    王征宏
    赵紫平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5) : 217 - 223
  • [4] 陕北撂荒地上优势蒿类叶片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杨超
    梁宗锁
    [J]. 生态学报, 2008, (10) : 4732 - 4738
  • [5] 刺槐林下植被的水分生态型和生活型谱特征
    刘江华
    李登武
    刘国彬
    李小利
    侯禧禄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2) : 95 - 99+112
  • [6] Effect of Soil Drought Stress on Leaf Water Status,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d Enzymatic Antioxidant System of Maize[J]. BAI Li-Ping, SUI Fang-Gong, GE Ti-Da, SUN Zhao-Hui, LU Yin-Yan and ZHOU Guang-Sheng Laboratory of Quantitative Vegetation Ecology,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China). E-mail: bailiping2000@sina.com Laiyang Agricultural College, Laiyang, Shandong 265200 (China).Pedosphere. 2006(03)
  • [7]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研究-撂荒演替序列
    杜峰
    山仑
    陈小燕
    梁宗锁
    [J]. 草地学报, 2005, (04) : 328 - 333
  • [8] 藜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孙存华
    李扬
    贺鸿雁
    孙东旭
    杜伟
    郑曦
    [J]. 生态学报, 2005, (10) : 2556 - 2561
  • [9]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自然恢复植被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马祥华
    焦菊英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02) : 15 - 22+31
  • [10] 黄土沟壑区植被自我修复与物种多样性变化——以吴旗县为例
    温仲明
    焦峰
    卜耀军
    焦菊英
    不详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1) :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