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造型工艺对闽南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郝志龙 [1 ,2 ]
蔡银笔 [1 ]
金心怡 [1 ,3 ]
陈贤玉 [1 ]
林燕萍 [1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茶业科技与经济研究所
[3] 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闽南; 乌龙茶; 造型; 物理特性; 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72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以台茶品种翠玉为试验材料,以"速包+平板"作对比,研究"全速包"造型工艺对闽南乌龙茶造型过程中物理特性、生化指标及毛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全速包造型工艺,造型过程中在制茶叶的叶温、含水率、容重、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变化与"速包+平板"造型工艺存在显著差异;而水浸出物、咖啡碱、黄酮的含量与"速包+平板"造型工艺差异不显著。两种不同造型工艺所制得的毛茶品质相近。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清香型乌龙茶生产加工新技术专题(一) 清香型乌龙茶品质特征与发展现状 [J].
金心怡 ;
孙云 ;
孙威江 ;
郭玉琼 ;
卢秋华 .
中国茶叶, 2007, (01) :12-13
[2]   闽南闽北乌龙茶加工艺对比 [J].
谢芬 ;
郝志龙 .
福建茶叶, 2006, (01) :21-22
[3]   清香型高档乌龙茶的制造新工艺 [J].
林安丹 ;
刘文卿 .
福建茶叶, 2005, (04) :19-20
[4]   乌龙茶品质成因的生理生化因子研究进展 [J].
唐颢 ;
唐劲驰 ;
李家贤 .
福建茶叶, 2005, (03) :14-16
[5]   提高高山乌龙茶优质率的加工技术 [J].
刘福喜 ;
罗桂华 .
茶叶科学技术, 2005, (03) :35-37
[6]   提高乌龙茶初制成品率的决窍 [J].
叶榕 .
福建茶叶, 2003, (04) :18-18
[7]   闽南乌龙茶的制法附视频 [J].
张方舟 ;
张应根 ;
陈林 .
中国茶叶, 2003, (02) :21-22
[8]   白芽奇兰茶做青过程的品质化学分析 [J].
郭玉琼 ;
詹梓金 ;
金心怡 ;
郭雅玲 ;
赖钟雄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1) :124-129
[9]   乌龙茶制造与品质形成的化学机理 [J].
刘乾刚 ;
林智 ;
蔡建明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347-351
[10]   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做青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J].
黄福平 ;
陈伟 ;
陈洪德 ;
陈荣冰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