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量和氮肥运筹对直播杂交稻光合生产力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蒋明金
马均
孙永健
严奉君
徐徽
杨志远
孙加威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播种量; 氮肥运筹; 光合生产力; 氮素吸收; 氮素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人工湿润直播条件下,以早熟杂交稻组合446A/518为试验材料,研究播种量和氮肥运筹对直播稻的光合特性、物质积累与转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并探讨了光合指标与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增加播种量能提高拔节期叶面积指数,同时促进各时期氮素积累、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稻谷生产效率,但抽穗后叶面积指数、SPAD值、光合速率和水稻物质积累与转运能力、氮素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率则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从氮肥运筹方式来看,拔节期叶面积指数均以氮素穗肥比例40%下最大。S1、S2播种量下增加氮素穗肥比例有利于提高抽穗后叶面积指数,促进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提高物质积累与转运能力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而播种量增大到30.0kg/hm2时,氮肥适当前移更有利于水稻养分的吸收,并促进水稻物质积累与转运能力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光合作用速率和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总之,播种量22.5kg/hm2,以氮素基肥、蘖肥和穗肥分别占40%、10%和50%的运筹方式能获得最佳产量,且具备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利用效率,为本试验最佳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516 / 52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不同播种量和品种直播研究.[D].张中华.华中农业大学.2010, 04
[2]   机械旱直播方式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J].
孙永健 ;
郑洪帧 ;
徐徽 ;
杨志远 ;
贾现文 ;
程洪彪 ;
马均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20) :10-18
[3]   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稻氮素积累分配及碳氮比的影响 [J].
刘利 ;
雷小龙 ;
黄光忠 ;
刘代银 ;
任万军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20 (04) :831-844
[4]   宜香1A系列组合的光合生产及产量形成特点 [J].
朱懿 ;
江青山 ;
孙永健 ;
赵德明 ;
马均 .
杂交水稻, 2014, 29 (04) :68-72
[5]   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农艺研究现状及发展探讨 [J].
张洪程 ;
龚金龙 .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 (07) :1273-1289
[6]   不同水分条件下缓/控释氮肥对水稻干物质量和氮素吸收、运转及分配的影响 [J].
彭玉 ;
孙永健 ;
蒋明金 ;
徐徽 ;
秦俭 ;
杨志远 ;
马均 .
作物学报, 2014, 40 (05) :859-870
[7]   不同播量对机械精量直播水稻产量及其物质生产的影响 [J].
吴桂成 ;
宋秧泉 ;
翟超群 ;
谢勇 ;
梁迎暖 .
中国稻米, 2014, 20 (01) :83-85
[8]   水稻人工旱直播关键技术探讨 [J].
毛西林 .
四川农业科技, 2013, (02) :23-23
[9]   不同播期直播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 [J].
霍中洋 ;
姚义 ;
张洪程 ;
夏炎 ;
倪晓诚 ;
戴其根 ;
许轲 ;
魏海燕 .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 (04) :39-45+71
[10]   水分管理与氮肥运筹对超级早稻“两优287”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J].
林洪鑫 ;
肖运萍 ;
刘方平 ;
才硕 ;
刘仁根 ;
许亚群 ;
袁展汽 ;
汪瑞清 ;
时红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2, (06) :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