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

被引:37
作者
王湘南 [1 ]
陈永忠 [1 ]
王瑞 [1 ]
朱朝阳 [2 ]
彭邵锋 [1 ]
陈隆升 [1 ]
马力 [1 ]
机构
[1]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油茶; 散粉; 花粉活力; 萌发率; 柱头可授性;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2.03.020
中图分类号
S794.4 [油茶];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用TTC法测定油茶花粉散粉后的活力变化及寿命,用琼脂培养基萌发法测定了花粉萌发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了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油茶花粉活力在散粉8 h呈上升趋势,即散粉第1~2天保持较高活力,随后活力开始下降,花粉寿命为4~10 d,最佳传粉期为开花后第1~5天;油茶花粉萌发率是体现花粉活力的一个指标,结果略低于TTC法测定的花粉活力值,它是对TTC法测定花粉活力的补充和验证;油茶柱头可授性持续3~6 d,花苞在将开而未开时已具备一定可授性,开花第1~5天柱头可授性呈上升趋势,第5~10天可授性减弱至基本消失;与柱头可授性相比,花粉寿命相对长些,试验结果与所观测的单花开放寿命较相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4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花器特征及花粉萌发率 [J].
廖婷 ;
袁德义 ;
袁军 ;
王耀辉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0 (09) :51-54
[2]   3种野生葱属植物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J].
赵金花 ;
李青丰 ;
那仁图雅 ;
斯琴 .
草业科学, 2010, 27 (04) :93-96
[3]   3种山茶属植物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 [J].
赵鸿杰 ;
乔龙巴图 ;
殷爱华 ;
薛克娜 ;
胡羡聪 ;
卢永梅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0 (03) :105-107
[4]   澳洲坚果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研究 [J].
林玉虹 ;
陈显国 ;
周少霞 ;
曾黎明 ;
黎萍 .
中国热带农业, 2009, (03) :39-42
[5]   油茶的传粉生物学特性 [J].
邓园艺 ;
喻勋林 ;
雷瑞虎 ;
黄娟 ;
徐永福 ;
杨文 ;
向剑锋 .
经济林研究, 2009, 27 (01) :72-75
[6]   7种油茶花粉数量及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J].
何春燕 ;
谭晓风 ;
袁德义 ;
胡青素 ;
邹锋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 (01) :74-78
[7]   油茶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研究 [J].
王湘南 ;
陈永忠 ;
伍利奇 ;
刘汝宽 ;
杨小胡 ;
王瑞 ;
喻科武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8, (03) :11-17
[8]   山茶和油茶种子中脂肪酸的分析 [J].
吴小娟 ;
李红冰 ;
逄越 ;
唐玲 ;
冯宝民 ;
王永奇 .
大连大学学报, 2006, (04) :56-58
[9]   蔗糖和硼酸浓度对金光杏梅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 [J].
余义和 ;
李桂荣 ;
王新娟 ;
刘宇 .
山西果树, 2006, (04) :7-8
[10]   油茶饼粕的综合利用研究 [J].
邓桂兰 ;
彭超英 ;
卢峰 .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5, (03)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