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研究

被引:132
作者
王湘南 [1 ]
陈永忠 [1 ]
伍利奇 [2 ]
刘汝宽 [1 ]
杨小胡 [1 ]
王瑞 [1 ]
喻科武 [2 ]
机构
[1]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2] 浏阳市沙市镇林业站
关键词
经济林; 油茶; 优良品系; 含油率; 脂肪酸组成;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08.03.023
中图分类号
S794.4 [油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44个油茶优良品系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的研究,探索油茶不同品系、不同地点种植时其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与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油茶的干籽含油率为13.7%42.84%,品系间差异较大.(2)油茶的果实主要经济性状与干籽含油率相关性大小为:干出籽率>鲜出籽率>每果心室数>每果籽数>单果质量>果形指数>鲜籽含水率.(3)从3个不同种植点看油茶品系北移时,其干籽含油率明显降低;当在高海拔地区种植时时,干籽含油率明显增加,不同品系间存在差异.(4)油茶种子脂肪酸主要由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组成,不同品系以及同品系不同地点种植时,其脂肪酸组成有一定差异.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87.15%92.17%,平均89.45%,变动系数为1.2%;油酸含量77.91%88.88%,平均83.58%,变动系数为3.1%;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变化相对大些,其中亚油酸含量2.22%10.36%,平均5.87%,变动系数为31.7%;棕榈酸含量5.78%10.80%,平均7.67%,变动系数为19.0%.(5)油茶种子各脂肪酸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油酸与亚油酸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921,而二者含量之和相对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普通油茶重要经济性状及脂肪酸组成遗传变异研究.[D].田朝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0, 01
  • [2] 山茶和油茶种子中脂肪酸的分析
    吴小娟
    李红冰
    逄越
    唐玲
    冯宝民
    王永奇
    [J]. 大连大学学报, 2006, (04) : 56 - 58
  • [3] 高亚油酸含量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选育
    奚如春
    邓小梅
    龚春
    刘胜
    敖婉初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2) : 158 - 164
  • [4] 用GC-MS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的茶油脂肪酸
    曾虹燕
    李昌珠
    蒋丽娟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5, (03) : 271 - 274
  • [5] 茶油脂肪酸组成及其营养保健功能
    廖书娟
    吉当玲
    童华荣
    [J]. 粮食与油脂, 2005, (06) : 7 - 9
  • [6] 赣25个油茶高产无性系的脂肪酸组成及遗传变异的初步研究
    奚如春
    龚春
    黄宝祥
    刘胜
    [J]. 江西林业科技, 2002, (04) : 14 - 16+31
  • [7]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油中的脂肪酸
    周永红
    李伟光
    王立升
    [J].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1, (01) : 18 - 19
  • [8] 油茶“寒露籽”优良无性系选育及其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陈永忠,王德斌,苏贻铨,王波,黄展鹏,庞柱杰,庞文胜
    [J]. 经济林研究 , 1996, (03) : 1 - 4+79
  • [9] 外界生态因子对油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李大明
    刘厚培
    [J]. 林业科学, 1990, (05) : 389 - 395
  • [10] 山茶属24种植物油脂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漆龙霖
    吕芳德
    [J]. 经济林研究, 1987, (S1) : 206 -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