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亚洲-太平洋涛动与中国近海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

被引:7
作者
邹燕 [1 ,2 ]
赵平 [3 ]
机构
[1] 福建省气候中心
[2] 灾害性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关键词
亚洲-太平洋涛动; 秋季; 东亚大气环流; 热带气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台风最佳路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秋季(9—10月)亚洲-太平洋涛动(APO)强度的年际变化与东亚-太平洋大气环流的关系,探讨了APO与西北太平洋和中国近海热带气旋(TC)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秋季APO年际变化与同期西北太平洋和中国近海TC活动关系紧密,即当APO偏强(弱),西北太平洋TC活跃区明显偏西(东),中国近海TC偏多(少);APO可以通过影响中国近海对流层纬向风垂直切变、低层辐合和对流层中层引导气流等,从而影响西北太平洋和中国近海TC活动;当APO偏强(弱)时,东亚大槽偏弱(强),东亚冬季风偏弱(强),使得侵入中国近海和热带西北太平洋的冷空气活动偏弱(强),有(不)利于这些海域TC的生成和发展;此外,在APO偏强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偏西,其南侧偏东气流加强,有利于TC在偏强的偏东气流引导下向西移动或者其转向点偏西;而在APO弱年,副热带高压脊偏弱和偏东,偏东引导气流减弱,不利于TC西行或有利于其转向点偏东。
引用
收藏
页码:601 / 6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西北太平洋区域纬向风垂直切变的气候特征研究 [J].
林美静 ;
范可 ;
王会军 .
气象学报, 2010, 68 (03) :309-314
[2]   中国近海热带气旋强度突变的热力特征 [J].
于玉斌 ;
姚秀萍 .
气象学报, 2010, 68 (01) :48-58
[3]   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与中国近海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 [J].
邹燕 ;
赵平 .
气象学报, 2009, 67 (05) :708-715
[4]   中国东部—西太平洋副热带季风和降水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J].
赵平 ;
周秀骥 ;
陈隆勋 ;
何金海 .
气象学报, 2008, 66 (06) :940-954
[5]   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与大气环流和季风降水 [J].
赵平 ;
陈军明 ;
肖栋 ;
南素兰 ;
邹燕 ;
周波涛 .
气象学报, 2008, (05) :716-729
[6]   亚洲-太平洋涛动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关系 [J].
周波涛 ;
崔绚 ;
赵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1) :118-123
[7]   关于东亚副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的再认识 [J].
何金海 ;
祁莉 ;
韦晋 ;
池艳珍 .
大气科学, 2007, (06) :1257-1265
[8]   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与南极涛动的关系 [J].
王会军 ;
范可 .
科学通报, 2006, (24) :2910-2914
[9]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变化对台风生成的影响 [J].
王慧 ;
丁一汇 ;
何金海 .
气象学报, 2006, (03) :345-356
[10]   登陆热带气旋研究的进展 [J].
陈联寿 ;
罗哲贤 ;
李英 .
气象学报, 2004, (05) :54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