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岩溶地貌与古岩溶储层岩溶效应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为例

被引:11
作者
王建民 [1 ]
王佳媛 [2 ,3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风化壳; 古岩溶地貌; 古岩溶储层; 岩溶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34.42 [奥陶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3 ;
摘要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为对象,以大量地质录井及实验分析资料为依据,密切结合古岩溶储层岩性和物性分析,综合探讨了古岩溶地貌与古岩溶储层的岩溶效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储层岩石类型可归纳为白云岩类、次生灰岩类、石灰岩类、云化灰岩类等四大成因组合。古岩溶地貌不同,则与储层的岩性效应不同,石灰岩及云化灰岩类是斜坡台地及残丘和盆地残台及残丘发育的标志性岩类;白云岩及次生灰岩类则是斜坡台缘、斜坡阶坪及盆地洼地发育的基础岩类。古岩溶地貌不同,则与储层的物性效应不同,斜坡台缘效应最好,斜坡阶坪中等,斜坡台地及残丘中下,盆地残台及残丘较差,盆地洼地最差。斜坡台缘与斜坡阶坪分界为盆地东部古岩溶效应的重要转折点,居其两侧的小层渗透率随古岩溶地貌的变迁而逆向增减,发育红色和蓝色2种不同的效应模式。小层物性效应则与白云岩类和次生灰岩类的含量密切相关,其效应模式呈现出此消彼长同时又互为补充的特点。如果储层岩类组成过于单一、或者某类组分含量过低或过高,都将对古岩溶地貌发育产生重要的影响;适度比率的岩类组合或者混合岩化对古岩溶储层的物性效应更为有利。
引用
收藏
页码:1388 / 139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表生期岩溶类型、发育模式及储层特征 [J].
苏中堂 ;
柳娜 ;
杨文敬 ;
呼尚才 ;
武春英 ;
裴文超 ;
任军峰 .
中国岩溶, 2015, 34 (02) :109-114
[2]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古地貌特征及综合地质模型 [J].
王建民 ;
王佳媛 ;
沙建怀 ;
郭德郧 ;
高海仁 ;
聂武军 ;
秦锐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 (02) :409-418
[3]   延长探区天然气勘探重大突破及启示 [J].
王香增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 35 (01) :1-9
[4]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进展 [J].
杨华 ;
刘新社 ;
张道锋 .
天然气工业, 2013, 33 (05) :1-12
[5]   陕北志丹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及其控制作用 [J].
王建民 ;
田东恩 ;
任战利 ;
李文厚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 (04) :1-7
[6]   中国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 [J].
赵文智 ;
沈安江 ;
胡素云 ;
张宝民 ;
潘文庆 ;
周进高 ;
汪泽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1) :1-12
[7]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川—黄龙地区马五段白云岩次生灰化作用特征与成因分析 [J].
刘宝宪 ;
王红伟 ;
马占荣 ;
李磊 ;
李燕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22 (05) :789-795
[8]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特征及储层分析 [J].
韩波 ;
冯乔 ;
赵振宇 ;
王千遥 ;
赵伟 ;
姜文娟 ;
薛成 ;
卢玉杰 .
海洋地质前沿, 2011, 27 (05) :24-30
[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古岩溶发育控制因素及展布 [J].
姚泾利 ;
王兰萍 ;
张庆 ;
李泽敏 ;
张加林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22 (01) :56-65
[10]   白云石化机理与白云岩成因问题研究 [J].
赫云兰 ;
刘波 ;
秦善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6) :101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