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体瘤背石磺脂类和脂肪酸组成

被引:7
作者
吴旭干 [1 ]
滕炜鸣 [1 ]
唐伯平 [2 ]
成永旭 [1 ]
于智勇 [1 ]
周波 [1 ]
杨筱珍 [1 ]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
关键词
瘤背石磺; 成体; 脂类; 脂肪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测定和比较了成体瘤背石磺的肌肉、肝胰腺、两性腺和卵黄腺指数、水分含量、总脂(TL)含量、脂类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瘤背石磺的肌肉指数为57.31%,显著高于其他3种组织(P<0.05);肌肉和两性腺中的水分含量为80%左右,肝胰腺中的总脂/湿质量含量为8.23%,显著于其他3种组织(P<0.05)。(2)成体瘤背石磺各种组织总脂主要由磷脂(PL)、胆固醇(Cho)、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酰(TG)和甘油一酰(MG)组成;肌肉中的PL/TL高达85.24%,显著高于其他3种组织(P<0.05);肝胰腺中PL/TL含量仅为41.77%,显著低于其他组织(P<0.05);肝胰腺中的FFA/TL达44.99%,显著高于其他组织。(3)成体瘤背石磺肝胰腺中的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达34.93%,显著高于其他3种组织(P<0.05);两性腺中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仅为18.96%,显著低于其他3种组织,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两性腺(40.60%)、卵黄腺(33.21%)、肌肉(30.85%)、肝胰腺(21.00%)。肌肉中C20:4n6(A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两性腺中的C22:5n3(DPA)含量高达10.34%,4种组织中的C20:5n3(EPA)含量均显著大于C22:6n3(DHA)含量。由此可见,PL和PUFA对于瘤背石磺的两性腺发育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肝胰腺中高含量的FFA可能与其旺盛的脂类代谢有关,肌肉、卵黄腺和两性腺具有较高的脂类营养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31 / 4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石磺繁殖生物学的实验研究 [J].
沈和定 ;
陈汉春 ;
陈贤龙 ;
代欣欣 ;
施志仪 ;
冉福 .
水产学报, 2006, (06) :753-760
[2]   杂交海胆与两亲本性腺一般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的分析比较 [J].
王丽梅 ;
陈炜 ;
石莹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6, (03) :255-258
[3]   獐子岛野生刺参体壁营养成分的分析 [J].
李丹彤 ;
常亚青 ;
陈炜 ;
何彦明 ;
李瑜 ;
钟莉 ;
张玉勇 ;
潘伟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6, (03) :278-282
[4]   瘤背石磺的生殖系统和性腺发育 [J].
王金庆 ;
成永旭 ;
吴旭干 ;
陈石林 ;
王宗凯 ;
滕炜鸣 .
动物学杂志, 2006, (01) :19-26
[5]   石磺及其物种保护 [J].
黄金田 .
水产养殖, 2005, (06) :29+41-29
[6]   7种经济贝类生殖腺脂肪酸含量的研究 [J].
黄晓春 ;
刘慧慧 ;
苏秀榕 ;
刘保忠 ;
李太武 .
水产科学, 2005, (08) :20-22
[7]   瘤背石磺的胚胎和幼虫发育 [J].
王金庆 ;
成永旭 ;
吴旭干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5, (02) :108-115
[8]   瘤背石磺的形态、习性和生殖行为 [J].
王金庆 ;
成永旭 ;
吴旭干 ;
陈亚瞿 ;
南天佐 .
动物学杂志, 2005, (01) :32-40
[9]   缢蛏肉的食品化学特性及其营养液的研制 [J].
雷晓凌 ;
吴红棉 ;
范秀萍 ;
胡雪琼 .
海洋科学, 2004, (12) :4-7
[10]   鲍鱼必需脂肪酸营养生理研究 [J].
徐玮 ;
麦康森 ;
王正丽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983-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