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违法无效后的获益返还——兼议背信行为的法律规制

被引:58
作者
许德风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合同法; 合同违法无效; 不法得利; 背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6 [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在不存在不法得利不得返还制度的情况下,合同违法无效后,我国《合同法》第58条第1句所规定的"相互返还"和"损害赔偿"的法律后果,除了在法教义学上难以合理解释外,还会产生帮助甚至鼓励当事人背信的效果。"背信"是对有约必守、有诺必行这一社会基本交往规则的违反。纵容"背信"会破坏市场乃至国家所依赖的诚信或信任基础。在国家管制日益增多的当今时代,管制与诚信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私法主体可能利用管制规则摆脱合同约束,实现"合法"地背信,而这在我国"合同违法无效相互返还"的制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做法是综合考虑法律的目的、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当事人关于违法性的主现状态、得利的内容等因素,对合同违法无效后是否支持当事人的返还请求及损害赔偿请求加以衡量,以便在实现管制目的的同时,又不过度损害作为社会生活基础的诚信。除了用于处理合同违法无效后的返还问题外,平衡管制与诚信,鼓励诚信与阻遏背信的理念,在其他民商法领域也有广阔的适用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93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法律规避行为及其裁判方法 [J].
王军 .
中外法学, 2015, 27 (03) :628-648
[2]   企业间借贷合同无效论之检讨 [J].
黄忠 .
清华法学, 2013, 7 (04) :144-155
[3]   信任模式与市场经济秩序——制度主义的解释路径 [J].
周怡 .
社会科学, 2013, (06) :58-69
[4]   比例原则下的无效合同判定之展开 [J].
黄忠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2, 18 (04) :46-59
[5]   再论公务员违反禁止性规定订立营利性合同的效力——以学界通说和法院判决为评判对象 [J].
孙良国 .
浙江社会科学, 2011, (08) :40-48+156
[6]   契约自由与国家干预——普通法上违法合同处理规则之改革 [J].
黄忠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0, (05) :52-65
[7]   合同自由与公共政策——《第二次合同法重述》对违反公共政策合同效力论的展开 [J].
黄忠 .
环球法律评论, 2010, 32 (02) :112-123
[8]   论法律行为生效的“适法规范”——公法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及其限度 [J].
谢鸿飞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6) :124-14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