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本位的反思及环境法多元化保障手段

被引:8
作者
何佩佩
机构
[1] 福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法; 法的本位; 环境利益; 保障手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目前我国环境法学界对环境法的本位这一主题的解读多是在实证、工具层面的,此与传统法理学在应然价值层面探究法的本位问题的思路是相左的;同时,有关环境法本位的误读和争议又进一步引发了学界在实在法律规则层面对环境法保障手段的"单一化"的解读。这显然不利于准确定位环境法的价值目标,也有碍于环境法律体系的合理构建。环境法学界应回归部门法理学之本里,从价值层面确立并正确解读环境法的权利本位,并以之为基础正视环境法的"多元化"保障手段及其配合机制。具体来看该配合机制表现为"一体两翼一支撑":即环境行政权力是核心保障手段;社会环境权力和自然人环境权利是辅助保障手段;环境义务是环境法各保障手段的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环境法视野中的环境义务研究述评 [J].
李艳芳 ;
王春磊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5, 29 (04) :145-154
[2]   再探环境法之目的 [J].
何佩佩 ;
邹雄 .
社会科学家, 2015, (05) :110-114
[3]   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利益的法律保障 [J].
何佩佩 ;
邹雄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2) :65-73
[4]   环境法的本位与环境保障利益研究 [J].
何佩佩 ;
邹雄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03) :172-176
[5]   环境法应当以权利为本位——以义务本位论对权利本位论的批评为讨论对象 [J].
钱大军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5) :151-160
[6]  
污染者负担原则对环境公共利益的保护[J]. 叶媛博.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4(01)
[7]   环境法研究的未来指向:环境行为——以本位之争为视角 [J].
张祥伟 .
现代法学, 2014, 36 (03) :102-115
[8]   论“环境”的法律内涵为环境利益 [J].
韩卫平 ;
黄锡生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 26 (12) :43-46
[9]   权利本位抑或义务本位——环境保护立法理念之重构 [J].
顾爱平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1 (06) :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