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植物效应与基质酶活性

被引:21
作者
陈永华 [1 ,2 ]
吴晓芙 [1 ]
何钢 [3 ]
陈明利 [1 ]
蒋丽娟 [1 ]
曾敏 [1 ]
王忠诚 [1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物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植物效应; 氮磷去除量; 基质酶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植物在湿地污水净化系统中的作用与机理,构建了A-B-C三级串连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并选择水葱(Scirpusvalidus)风车草(Cyperusalternifolius)、美人蕉(Cannaindica)、和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作为测试植物,进行了生活污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中有植物单元单位面积污染物的去除量均高于无植物对照单元。与对照相比,在A、B、C三级系统中由植物效应产生的CODCr去除增量分别为43.52g/(m.2d),20.38g/(m.2d),30.94g/(m.2d);TN去除增量为13.14g/(m.2d),28.61g/(m.2d),6.97g/(m.2d);TP去除增量为1.2g/(m.2d),0.66g/(m.2d),0.06g/(m.2d)。从A到C级,污水中污质浓度递减,呈现根系活力显著增强,而植物生长量、过氧化物酶含量、生长量与氮磷积累量等显著下降趋势。基质酶活性在对照单元中较低,在有植物单元中,基质酶活性明显增大并与根系活力成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051 / 60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处理生活污水湿地植物的筛选与净化潜力评价
    陈永华
    吴晓芙
    蒋丽鹃
    陈明利
    曾敏
    雷电
    张珍妮
    阳石英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8) : 1549 - 1554
  • [2] 北京地区人工湿地植物活力及污染物去除能力
    王庆海
    段留生
    武菊英
    阳娟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5) : 1131 - 1137
  • [3] 潜流型人工湿地的脲酶活性分布特性
    黄娟
    王世和
    鄢璐
    刘洋
    王峰
    [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 166 - 169
  • [4] 畜禽废水胁迫对芦苇生理特性的影响
    邓仕槐
    肖德林
    李宏娟
    刑建晶
    张小平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4) : 1370 - 1374
  • [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植物氮磷吸收富集能力研究
    李建娜
    胡曰利
    吴晓芙
    黄忠良
    董敏慧
    [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7, (07) : 506 - 509
  • [6] 几种春季湿地植物对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的比较[J]. 赵丽娜,丁为民,鲁亚芳,钱玮燕.污染防治技术. 2007(01)
  • [7] 几种春季湿地植物对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的比较[J]. 赵丽娜,丁为民,鲁亚芳,钱玮燕.污染防治技术. 2007 (01)
  • [8]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时水生植物形态和生理特性对污水长期浸泡的响应
    李宗辉
    唐文浩
    宋志文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1) : 75 - 79
  • [9] 湿地植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及机理
    马安娜
    张洪刚
    洪剑明
    [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 57 - 63
  • [10] 人工湿地基质中酶活性和细菌生理群的时空动态特征
    周巧红
    吴振斌
    付贵萍
    成水平
    贺锋
    [J]. 环境科学, 2005, (02) : 108 -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