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西部4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及其剖面分布特征

被引:22
作者
丁访军 [1 ]
高艳平 [1 ]
周凤娇 [1 ]
潘明亮 [2 ]
吴鹏 [1 ]
机构
[1]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贵州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林型; 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有机碳密度; 土壤因子;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2.01.014
中图分类号
S714.2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土壤碳库已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重点之一。以贵州西部桦木(Betula luminifera H.Wilk.)、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ilata(Lamb.)Hook.)4种主要森林类型为对象,对其土壤有机碳、碳密度及其垂直分配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表现为华山松林(51.09 g.kg-1,30.56 kg.m-2)>杉木林(39.47 g.kg-1,22.97 kg.m-2)>柳杉林(37.49g.kg-1,21.00 kg.m-2)>桦木林(36.31 g.kg-1,20.13 kg.m-2),华山松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显著大于其它三种林型,而另外三种林型间差异不明显;4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为0~10 cm最大,分别是剖面均值的1.45~1.61倍,而0~20 cm层土壤碳密度占整个土壤剖面的32.69%~38.08%,显著高于其他各层,大于20 cm的土层中,各层间的变化较小,土壤碳密度具有一定程度的表聚性;4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H均表现极强的负相关,与土壤全N和碱解N均表现极强的正相关,与全P、速效P、全K、速效K和阳离子交换量的相关性不尽一致,建立的方程具有较高的回归精度,土壤N和P状况对4种林型土壤有机碳含量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密度研究 [J].
梁启鹏 ;
余新晓 ;
庞卓 ;
王琛 ;
吕锡芝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4) :889-893
[2]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J].
王丹 ;
王兵 ;
戴伟 ;
李萍 ;
胡文 ;
郭浩 .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05) :667-671
[3]   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土壤有机碳研究 [J].
王海燕 ;
雷相东 ;
张会儒 ;
杨平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 (03) :11-16
[4]   四川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J].
黄从德 ;
张健 ;
杨万勤 ;
张国庆 ;
王永军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217-1225
[5]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和氮素分布特征 [J].
袁海伟 ;
苏以荣 ;
郑华 ;
黄道友 ;
吴金水 .
生态学杂志, 2007, (10) :1579-1584
[6]   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和碳通量 [J].
杨金艳 ;
王传宽 .
生态学报, 2005, (11) :83-90
[7]   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J].
周莉 ;
李保国 ;
周广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1) :99-105
[8]   不同植被下中国土壤有机碳的储量与影响因子 [J].
解宪丽 ;
孙波 ;
周慧珍 ;
李忠佩 .
土壤学报, 2004, (05) :687-699
[9]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碳贮量和分配特征 [J].
方运霆 ;
莫江明 ;
Sandra Brown ;
周国逸 ;
张倩媚 ;
李德军 .
生态学报, 2004, (01) :135-142
[10]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J].
周玉荣 ;
于振良 ;
赵士洞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51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