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凹陷南断阶特低渗透油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分类评价

被引:19
作者
刘桂玲 [1 ]
孙军昌 [2 ]
熊生春 [2 ]
何英 [2 ]
皇甫晓红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储层评价; 恒速压汞; 核磁共振; 油水相渗; 孔隙结构;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3.04.00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针对高邮凹陷南断阶特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较差、不同区块开发难易程度差异较大等问题,综合应用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离心实验及油水驱替等实验技术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油水渗流机理及核磁共振可动流体百分数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根据五元分类系数法对不同区块进行了储层评价和分类优选。结果表明,南断阶特低渗透油藏泰州组储层物性优于阜宁组,不同渗透率储层喉道发育特征差异较大而孔道分布特征基本相同,渗透率越小则微孔隙越发育;储层主流喉道半径与渗透率之间具有较好的指数关系。泰州组和阜宁组储层可动流体百分数平均值分别为67.2%和32.9%,阜宁组可动流体百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陈2、竹墩、许庄、方巷和徐31区块。水驱过程中油相渗透率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而急剧减小,但水相渗透率增加幅度很小,水驱油效率平均值为54.1%;水驱后储层较大孔隙空间仍含有一定量残余油,而微小孔隙中的原油基本未被驱替出来。研究区特低渗透油藏不同区块储层开发难易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竹墩区块泰州组,陈2、许庄、竹墩、方巷和徐31区块阜宁组。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113 +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恒速压汞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长3油层组为例 [J].
蔡玥 ;
赵乐 ;
肖淑萍 ;
张磊 ;
龚嘉顺 ;
孙磊 ;
孙阳 ;
康丽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 20 (01) :32-35+113
[2]   低渗透油藏非线性微观渗流机理 [J].
杨仁锋 ;
姜瑞忠 ;
孙君书 ;
刘小波 ;
刘世华 ;
李林凯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2) :90-93+97+117
[3]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油水微观渗流通道与驱替特征实验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 [J].
高辉 ;
孙卫 ;
路勇 ;
田育红 ;
任国富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1) :58-62+115
[4]   低渗透油田考虑启动压力梯度计算井网产量 [J].
何英 ;
杨正明 ;
刘学伟 ;
王学武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3) :163-166+193
[5]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 [J].
王瑞飞 ;
陈明强 .
石油学报, 2008, (04) :558-561+566
[6]   我国核磁共振测井应用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J].
肖立志 .
测井技术, 2007, (05) :401-407
[7]   水驱油孔隙动用规律的核磁共振实验研究 [J].
郭公建 ;
谷长春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57-60+9-10
[8]   利用核磁共振可动流体评价低渗透油田开发潜力 [J].
王为民 ;
郭和坤 ;
叶朝辉 .
石油学报, 2001, (06) :40-44+4
[9]  
油层物理学.[M].杨胜来;魏俊之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