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鲵肌内脂肪酸组成及其抗氧化研究

被引:22
作者
李林强 [1 ,2 ]
昝林森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中国大鲵; 肌内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质普法; 抗氧化;
D O 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0.01.066
中图分类号
TS254.1 [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083204 ;
摘要
分析中国大鲵肌内脂肪酸的组成,并研究肌内脂肪酸抗氧化,提供肌内脂肪酸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肌内脂肪酸的组成;通过Schaal烘箱法(63±1℃)研究肌内脂肪酸的抗氧化特性。GC-MS分析结果表明:肌内脂肪主要含13种脂肪酸,其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18∶124.2%,C16∶015.4%,C16∶113.7%,C18∶28.2%,C20∶56.7%,C18∶34.5%,C22∶64.3%,C14∶13.0%,C18∶02.8%,C22∶52.6%,C20∶42.2%,C17∶02.0%,C17∶11.9%。饱和脂肪酸(SFA)为20.2%,不饱和脂肪酸(UFA)达71.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为42.8%,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28.5%,具有保健功能性作用的ω-6型PUFA为13.0%,ω-3型PUFA为15.5%。ω-6型与ω-3型PUFA比为0.8。Schaal烘箱法研究结果表明:抗氧化剂二丁基对甲苯酚(BHT)、没食子酸丙酯(PG)、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肌内脂肪酸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其中特丁基对苯二酚抗氧化效果较佳。中国大鲵肌内脂肪富含ω-3和ω-6型PUFA,极具营养和保健功能。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肌内脂肪酸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64 / 36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饲养中国大鲵氨基酸组成分析 [J].
刘绍 ;
孙麟 ;
阳爱生 ;
仓道平 ;
贾涛 ;
赵厚民 ;
廖兴华 ;
陈冬纯 .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7, (04) :53-55
[2]   饲养中国大鲵软骨与肌肉中几种重要矿物质的ICP-AES法测定与分析 [J].
刘绍 ;
阳爱生 ;
彭国平 ;
仓道平 ;
孙麟 ;
廖兴华 ;
陈冬纯 .
食品工业科技, 2007, (08) :225-226
[3]   大鲵的药用价值及人工养殖 [J].
杨玉凤 .
北京农业, 2004, (01) :28-28
[4]   大鲵药用价值及人工养殖附视频 [J].
张神虎 .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1, (04) :309-310
[5]   茶多酚对几种油脂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J].
姜爱莉 .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0, (04) :18-20
[6]   大鲵六种组织中游离脂肪酸的分析 [J].
杨红生 ;
杨干荣 ;
王辉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 (01) :115-117
[7]   大鲵可食部分水解、游离氨基酸的初步研究 [J].
杨代勤 .
水生生物学报 , 1990, (03) :286-288
[8]   大鲵肉氨基酸成分分析 [J].
权清转 ;
郭亮侠 ;
蒋志武 .
淡水渔业, 1987, (04) :39-40
[9]  
食品添加剂原理及应用技术[M].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刘钟栋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