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氮利用效率小黑麦植株氮素积累分配特性

被引:14
作者
张锡洲
吴沂珀
李廷轩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小黑麦; 品种; 施氮量; 氮利用效率; 氮素分配; 营养性氮; 功能性氮; 结构性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4 [小黑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以小黑麦氮高效利用品种‘Clxt82’、‘PI429186’和氮低效利用品种‘Clxt74’为材料,研究0(不施氮)、0.033 g(N)·kg-1(低氮)和0.066 g(N)·kg-1(正常氮)3个不同施氮水平下,各生长时期氮素在器官间和器官内不同功能性氮素分配的特性。结果表明:氮高效利用品种在氮素不足的条件下优势更明显,抽穗期高效利用品种和低效利用品种间生物量的差异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在不施氮、低氮和正常供氮时‘Clxt82’、‘PI429186’地上部生物量分别为‘Clxt74’的1.55倍、1.19倍、1.06倍和1.79倍、1.35倍、1.30倍。不同生育时期,小黑麦氮积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低氮和正常供氮处理,在分蘖期、拔节期氮高效利用品种氮积累量均显著高于低效利用品种,而在抽穗期差异则不大。随施氮量的增加,氮素在叶片和穗部的分配比例减小,在茎的分配比例增大;分蘖期和拔节期,氮高效利用品种茎中氮素分配比例小于低效利用品种,叶片氮素分配比例则大于低效利用品种。抽穗期氮高效利用品种穗部氮素分配比例大于低效品种,而叶部则相反。各生育时期各器官不同形态氮素含量总体上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施氮和低氮处理,拔节期氮高效品种‘Clxt82’、‘PI429186’叶片营养性氮含量是低效品种‘Clxt74’的1.31倍、1.76倍和1.12倍、1.35倍,而结构性氮含量则是低效品种的86.12%、64.01%和80.82%、71.51%;抽穗期氮高效品种‘Clxt82’、‘PI429186’叶片营养性氮含量是低效品种‘Clxt74’的1.01倍、1.11倍和1.04倍、1.13倍,结构性氮含量为低效品种‘Clxt74’的74.99%、63.08%和75.78%、62.84%;各时期品种间功能性氮素含量差异不大。低氮条件下氮高效利用品种通过降低结构性氮素含量、增加营养性氮素含量来满足氮素的利用和体内循环。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Effects of tillage and nitrogen fertilisation on triticale grain yield,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nutritive value [J].
Lestingi, Antonia ;
Bovera, Fulvia ;
De Giorgio, Donato ;
Ventrella, Domenico ;
Tateo, Alessandra .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10, 90 (14) :2440-2446
[2]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defatted wheat germ by proteases and the effect on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resulting protein hydrolysates [J].
Claver, IP ;
Zhou, HM .
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2005, 29 (01) :13-26
[3]   Proteins in walls of wheat aleurone cells [J].
Rhodes, DI ;
Stone, BA .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2002, 36 (01) :83-101
[4]   施氮量对小麦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子粒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J].
孟维伟 ;
王东 ;
于振文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 (01) :10-17
[5]   不同生育期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J].
董桂春 ;
王熠 ;
于小凤 ;
周娟 ;
彭斌 ;
李进前 ;
田昊 ;
张燕 ;
袁秋梅 ;
王余龙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22) :4570-4582
[6]   小黑麦氮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及评价 [J].
匡艺 ;
李廷轩 ;
张锡洲 ;
余海英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4) :845-851
[7]   小黑麦研究进展 [J].
朱铁霞 ;
高凯 ;
王国成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6 (04) :433-437
[8]   不同氮肥水平下寒地粳稻器官不同形态氮含量变化特征研究 [J].
刚爽 ;
赵宏伟 ;
王敬国 ;
刘化龙 ;
臧家祥 ;
高扬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2) :276-282
[9]  
水稻碳氮吸收、分配与积累对施肥的响应.[J].冯蕾;童成立;石辉;吴金水;李勇;黄铁平;夏海鳌;.环境科学.2011, 02
[10]   施氮对不同品种冬小麦氮素累积和运转的影响 [J].
柴彦君 ;
熊又升 ;
黄丽 ;
袁家富 ;
徐祥玉 ;
刘晔 .
西北植物学报, 2010, 30 (10) :2040-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