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式深松机耕整地耕深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24
作者
尹彦鑫 [1 ,2 ]
王成 [1 ,2 ]
孟志军 [1 ,2 ]
陈竞平 [1 ,3 ]
郭树霞 [1 ,3 ]
秦五昌 [1 ,3 ]
机构
[1]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2] 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农业智能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深松; 作业质量; 耕深检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22 [耕耘机具]; TP212.9 [传感器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28 ; 080202 ;
摘要
耕深作为深松作业质量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无法实现在线评估,目前以人工抽测为主,误差大,效率低。以提高农机深松耕整地作业质量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深松机组姿态估测的耕深检测方法及系统。首先分析了牵引拖拉机以及悬挂式深松机在作业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建立了拖拉机与深松机作业耕深检测模型。该模型通过检测安装在拖拉机后悬挂杆和悬挂式深松机上的姿态传感器输出角度,实时计算深松机耕深。为验证该检测模型的精度,设计了基于嵌入式ARM内核的耕深检测传感器和深松作业检测系统,该系统集卫星定位系统(GPS)、移动网络传输(GPRS)、数据存储(SD卡)等于一体,能实时采集深松机作业耕深、作业位置、作业速度及航向信息,数据存储在检测系统的终端设备中,并通过移动网络传送至远程数据中心做进一步融合处理,以对深松作业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将耕深检测传感器进行静态标定,耕深检测标定误差小于0.88 cm,平均误差小于0.21 cm,均方根误差小于0.66 cm。利用标定后的传感器及深松作业检测系统在田间开展多组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系统耕深检测最大误差为1.18 cm,多组试验数据的平均误差小于0.45 cm,均方根误差小于0.64 cm,表明该系统耕深检测精度和稳定性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深松铲耗油量综合测试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J].
李慧俐 ;
霍晓静 ;
王文娣 ;
赵晓顺 .
农机化研究, 2017, 39 (10) :174-179
[2]   基于土壤扰动与牵引阻力的深松铲结构参数优化 [J].
刘俊安 ;
王晓燕 ;
李洪文 ;
何进 ;
王庆杰 ;
李问盈 .
农业机械学报, 2017, 48 (02) :60-67
[3]   深松作业远程管理系统设计与试验 [J].
刘阳春 ;
苑严伟 ;
张俊宁 ;
汪凤珠 ;
牛康 .
农业机械学报 , 2016, (S1) :43-48
[4]   复式耕整机耕深与耕宽稳定性分析与试验 [J].
秦宽 ;
丁为民 ;
方志超 ;
杜涛涛 ;
赵思琪 ;
王朕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09) :1-8
[5]   中国北方地区深松对小麦玉米产量影响的Meta分析 [J].
郑侃 ;
何进 ;
李洪文 ;
王庆杰 ;
李问盈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22) :7-15
[6]   受迫振动深松机性能参数优化与试验 [J].
李霞 ;
张东兴 ;
王维新 ;
崔涛 ;
汤明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21) :17-24
[7]   深松条件下不同地表覆盖对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李荣 ;
侯贤清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20) :115-123
[8]   深松作业效果试验及评价方法研究 [J].
黄玉祥 ;
杭程光 ;
李伟 ;
张鹏鹏 ;
朱瑞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 (11) :228-234
[9]   微孔深松耕降低土壤紧实度提高棉花产量与种籽品质 [J].
王慧杰 ;
郝建平 ;
冯瑞云 ;
南洋 ;
杨淑巧 ;
南建福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8) :7-14
[10]   深松对春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J].
张瑞富 ;
杨恒山 ;
高聚林 ;
张玉芹 ;
王志刚 ;
范秀艳 ;
毕文波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5) :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