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地区深松对小麦玉米产量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60
作者
郑侃
何进
李洪文
王庆杰
李问盈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作物; 分区; 降雨; 深松; 产量; Meta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研究中国北方地区不同地域、作物、气候类型、试验年限下,深松旋耕(subsoiling and rotary tillage,SSRT)、深松免耕(subsoiling and no tillage,SSNT)对小麦玉米作物产量的影响,该文以旋耕(rotary tillage,RT)作为深松旋耕(SSRT)对照;以免耕(no tillage,NT)作为深松免耕(SSNT)的对照,根据已发表的相关田间试验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SSRT与RT、SSNT与NT处理中作物产量相对变化率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与RT、NT相比,SSRT、SSNT分别使玉米小麦总体增产8.62%和10.17%;深松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均能提高玉米小麦产量;SSNT年降雨量≥600 mm和年平均气温>12℃时能显著提高作物增产量;持续深松免耕2~3 a比≥4 a增产显著。因此,在中国北方免耕农业区年降雨量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采用深松免耕有利于作物的增产,并建议可隔年或2a深松1次。该研究成果可为深松技术在中国北方地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北方干湿区降水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J].
高继卿 ;
杨晓光 ;
董朝阳 ;
李克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12) :99-110
[2]   深松耕作对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J].
刘战东 ;
刘祖贵 ;
宁东峰 ;
秦安振 ;
南纪琴 ;
张霄 ;
肖俊夫 .
灌溉排水学报, 2015, 34 (05) :6-12
[3]   深松分层施肥技术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J].
王锡久 ;
孙茂真 ;
许卫霞 ;
刘仲兰 ;
郭春荣 .
山东农业科学, 2015, 47 (03) :76-79
[4]   深松对春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J].
张瑞富 ;
杨恒山 ;
高聚林 ;
张玉芹 ;
王志刚 ;
范秀艳 ;
毕文波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5) :78-84
[5]   深松对干旱灌区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冯晔 ;
王春雷 ;
张玉霞 ;
张建华 ;
包额尔敦嘎 ;
高丽辉 ;
王丹 ;
王东 ;
郑威 ;
张超 .
吉林农业科学, 2015, 40 (01) :23-28
[6]   虚实并存耕层提高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J].
白伟 ;
孙占祥 ;
郑家明 ;
郝卫平 ;
刘勤 ;
刘洋 ;
冯良山 ;
蔡倩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21) :81-90
[7]   The impacts of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on crop yield in China depend on specific practices, crops and cropping regions [J].
Chengyan Zheng ;
Yu Jiang ;
Changqing Chen ;
Yanni Sun ;
Jinfei Feng ;
Aixing Deng ;
Zhenwei Song ;
Weijian Zhang .
The Crop Journal, 2014, 2 (05) :289-296
[8]   不同降水年型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的蓄水增产效应 [J].
孙敏 ;
温斐斐 ;
高志强 ;
任爱霞 ;
邓妍 ;
赵维峰 ;
赵红梅 ;
杨珍平 ;
郝兴宇 ;
苗果园 .
作物学报, 2014, 40 (08) :1459-1469
[9]   不同耕层结构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J].
罗洋 ;
郑金玉 ;
郑洪兵 ;
李瑞平 ;
李伟堂 ;
刘武仁 ;
董英山 .
玉米科学 , 2014, (02) :113-116
[10]   深松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冬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 [J].
何润兵 ;
李传友 ;
王明武 .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4, (02) :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