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须家河组砂岩致密化研究

被引:45
作者
李嵘
张娣
朱丽霞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须家河组; 致密储层; 成岩作用; 绿泥石衬边; 川西坳陷;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1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研究入手,并结合盆地模拟分析结果,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须家河组砂岩致密化进程进行系统分析。导致须家河组砂岩致密化的主要成岩事件包括机械和化学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物及自生石英的沉淀。压实作用是造成砂岩孔隙度降低的最主要因素,较高石英、长石、钙屑含量可以提高岩石抗机械压实能力。碳酸盐胶结作用在须四段钙屑砂岩和须二段细粒砂岩中较为普遍,对储层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相对开放环境以及古构造高位置不利于碳酸盐胶结物的沉淀,对储层发育有利。自生石英主要来自碎屑石英的压溶,具一定厚度、连续性较好的绿泥石衬边可以抑制压溶作用进行以及石英胶结物的形成,对须家河组砂岩储层孔隙保存具有双倍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74 / 2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形成模式 [J].
苏永进 ;
唐跃刚 ;
张世华 ;
房新娜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1) :107-113
[2]   四川盆地中西部须家河组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 [J].
冯明石 ;
刘家铎 ;
孟万斌 ;
王峻 ;
张翔 ;
冯艳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6) :713-719
[3]   川西须家河组超致密砂岩成岩作用与相对优质储层形成机制 [J].
吕正祥 ;
刘四兵 .
岩石学报, 2009, 25 (10) :2373-2383
[4]   川西前陆盆地晚三叠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J].
曾洪扬 ;
陈洪德 ;
林良彪 ;
胡晓强 .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 (01) :46-49+53
[5]   龙门山造山带与川西前陆盆地耦合关系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J].
杨长清 ;
刘树根 ;
曹波 ;
李书兵 ;
李旻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471-476
[7]   川西孝泉构造上三叠统超致密储层演化特征 [J].
吕正祥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22-26
[8]   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储层孔隙保存的关系 [J].
黄思静 ;
谢连文 ;
张萌 ;
武文慧 ;
沈立成 ;
刘洁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73-281
[9]  
Assess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compactionprocesses and cementation to reduction of porosityin sandstones:Discussion;Compaction and porosity evolution of Pliocene sand-stones,Ventura Basin,California:Discussion. Ehrenberg S N. AAPG Bulle-tin . 1989
[10]  
Compilation of stable isotope frac-tionation factors of geochemical interest. Friedman I,O’’Neil J R. Data of geochemistry .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