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缝洞型底水油藏油井底水突破时间预测方法——以塔河油田4区S48井为例
被引:8
作者:
陈朝晖
[1
]
邓勇
[2
]
许博
[3
]
董建新
[4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陆梁油田作业区
[4] 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
来源:
关键词:
渗透率变异系数;
泄油半径比;
缝洞型;
底水突破时间;
底水油藏;
塔河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底水锥进是降低底水油藏单井产量和采收率的重要原因。塔河油田奥陶系发育缝洞型底水油藏,该类型油藏与孔隙型和裂缝性油气藏具有较大的差别,储层中孔、缝、洞共存,其中大型的古溶洞系统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由于储层尺度在空间上变化较大,储集空间分布不连续,该类型底水油藏的底水锥进机理与常规底水油藏存在明显差异。考虑塔河油田储层缝洞分布不均、非均质性较强的特点,将该类型储层抽象成为渗透率变异的概念地质模型,定义渗透率变异系数和泄油半径比来表征储层缝洞的发育程度,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缝洞型底水油藏油井底水突破时间的预测公式。以塔河油田4区S48井为例开展实例计算,对比预测效果并分析缝洞发育程度(渗透率变异系数和泄油半径比)、单井产量和射孔程度对该类型底水油藏油井底水突破时间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91 / 79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