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腐败与学术激励

被引:25
作者
骆品亮
陆毅
机构
[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上海
关键词
学术腐败; 学术激励; 研究型高校;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03.04.003
中图分类号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腐败现象正从政治、经济、金融领域向学术界蔓延。打击腐败固然能惩前毖后 ,但成本过高。激励相容的激励机制尤为可取。本文运用代理理论建立大学与教师之间的非合作博弈模型。模型的次优解表明 ,信息不对称下学术腐败问题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文章结合研究型高校薪酬制度的改革阐述如何通过学术激励来减少学术腐败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人力资本定价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 [J].
吴炯 ;
胡培 ;
耿剑锋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4) :74-82
[2]   企业研究与开发人员报酬激励研究 [J].
孙利辉 ;
万迪昉 .
系统工程学报, 2002, (01) :14-18+25
[4]   主观绩效评价与客观绩效评价的优化组合 [J].
骆品亮 .
系统工程学报, 2001, (02) :100-105+127
[5]   销售人员的薪酬机制设计研究综述 [J].
骆品亮 .
管理工程学报, 2001, (01) :50-54+1
[6]   集体腐败的博弈分析 [J].
傅江景 .
经济研究, 2000, (12) :36-42
[7]   研究型大学教师薪酬制度再设计研究 [J].
骆品亮 ;
陈祥锋 .
科研管理, 2000, (05) :10-15
[8]   R&D人员的报酬机制之优化设计 [J].
骆品亮 .
科研管理, 2000, (01) :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