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深还及配施化肥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结构的影响

被引:29
作者
张艳鸿
窦森
董珊珊
谭岑
李立波
林琛茗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秸秆深还; 土壤腐殖质; 胡敏酸; 元素组成; 红外光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中国每年农作物秸秆总量巨大,大部分农民选择焚烧,焚烧秸秆会减少表层土壤有机质,损害土壤墒情,引起环境污染,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将玉米秸秆施入土壤亚表层(2040 cm之间),即"秸秆深还"(Corn stover deep incorporation,CSDI),可以有效解决秸秆利用问题,以及由于焚烧秸秆造成的诸多问题,继而达到固碳、蓄水、培肥、稳产的目的。以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站玉米连作耕地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设CK(未施用秸秆)、CS(秸秆深还)、NPK(单施化肥)、CS+NPK(秸秆深还配施化肥)4种处理,主要研究秸秆深还及配施化肥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HA)结构的影响。腐殖质组成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测定,胡敏酸样品采用IHSS方法提取纯化,其结构经元素组成、红外光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秸秆深还及秸秆配施化肥对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以及腐殖质各组分含碳量均有显著积累作用,PQ值(胡敏酸在腐殖酸中所占的比例)无显著变化。秸秆深还及秸秆配施化肥均能使HA分子的芳香结构比例增加,但CS处理还能同时增加脂族链烃的比例;而CS+NPK处理则使HA的缩合度提高,氧化度下降。说明CS和CS+NPK使HA变稳定的机制有所不同,除了分子结构芳香性提高的作用以外,前者还体现在疏水性的提高上;而后者则体现在分子结构变复杂上。
引用
收藏
页码:694 / 70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秸秆深还对土壤团聚体中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J].
朱姝 ;
窦森 ;
陈丽珍 .
土壤学报, 2015, 52 (04) :747-758
[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赵亚丽,郭海斌,薛志伟,穆心愿,李潮海.应用生态学报. 2015(06)
[3]   有机物料对白土土壤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J].
朱青藤 ;
申连玉 ;
钱黎慧 ;
郭世伟 ;
代静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21 (02) :396-403
[4]   秸秆集中深还田对土壤水分特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J].
王胜楠 ;
邹洪涛 ;
张玉龙 ;
虞娜 ;
张玉玲 ;
范庆锋 ;
黄毅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5, (01) :154-158
[5]   长期秸秆还田对华北潮土肥力、氮库组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赵士诚 ;
曹彩云 ;
李科江 ;
仇少君 ;
周卫 ;
何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06) :1441-1449
[6]   高量秸秆不同深度还田对黑土有机质组成和酶活性的影响 [J].
矫丽娜 ;
李志洪 ;
殷程程 ;
王晓飞 ;
辛士颖 ;
于磊 .
土壤学报, 2015, 52 (03) :665-672
[7]   玉米秸秆深翻还田对土壤有益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萨如拉 ;
高聚林 ;
于晓芳 ;
胡树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4, (07) :138-143
[8]   秸秆深还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J].
崔婷婷 ;
窦森 ;
杨轶囡 ;
陈丽珍 ;
黄毅 ;
王瑞丽 .
土壤学报, 2014, 51 (04) :718-725
[9]   秸秆还田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J].
刘冬云 .
安徽农学通报, 2014, 20 (11) :99+128-99
[10]   麦秸还田埋深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殷世伟 ;
吴子帅 ;
张安存 ;
叶玉秀 ;
周青 ;
陈新红 .
中国稻米, 2014, 20 (01) :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