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易发山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4
作者
刘春艳 [1 ,2 ]
张继飞 [2 ]
赵宇鸾 [1 ]
朱昌丽 [1 ,2 ]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适宜性评价; 生态位模型; 理县; 岷江上游;
D O I
10.16614/j.cnki.issn1004-5570.2018.01.016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818 ; 081803 ;
摘要
地质灾害易发山区聚落用地的适宜性评价研究,不仅能为山地社区的重建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能为易地扶贫搬迁提供科学参考。以岷江上游理县为研究区,从自然-生态、生产和生活条件3个维度选取15个评价指标,构建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运用Arc GIS栅格处理技术对指标进行单因素量化分析及多因素综合评价;以乡镇为基本评价单元,将聚落用地适宜性划分为4个等级。研究表明:1)理县不适宜聚落用地布局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95.72%,适宜的土地面积仅为184.6 km2;2)全县聚落用地适宜性等级以中度适宜为主,低度适宜次之,高度适宜最小;3)聚落用地最适宜区域主要位于杂谷脑镇东南部;低度、中度适宜区占面积比例较大的乡镇在空间上连续分布且处于杂谷脑河流域下游及国道317附近;4)县境内有重点生态保护区分布的乡镇聚落用地基本以低度和中度适宜区为主,高度适宜区分布少。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基于DEM的横断山县域山区类型划分 [J].
张颖 ;
赵宇鸾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4 (06) :8-14
[2]   重庆市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交通可达性研究 [J].
郑稚棚 ;
吴凤敏 ;
张斌 ;
黄河 ;
柳旭蕾 ;
卢娅 .
科技资讯, 2016, 14 (28) :3-6
[4]   岷江上游流域山地灾害危险性分区 [J].
南希 ;
严冬 ;
李爱农 ;
雷光斌 ;
曹小敏 .
灾害学, 2015, 30 (04) :113-120
[5]   城镇化过程中福建省山区县农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J].
余兆武 ;
肖黎姗 ;
郭青海 ;
何志超 .
生态学报, 2016, 36 (10) :3021-3031
[6]   基于GIS的岩溶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J].
郜红娟 ;
张朝琼 ;
蔡广鹏 ;
罗绪强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5, (02) :200-203+346
[7]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湖南省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 [J].
念沛豪 ;
蔡玉梅 ;
谢秀珍 ;
张文新 ;
马世发 .
资源科学, 2014, 36 (09) :1958-1968
[8]   基于GIS的秦岭山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 [J].
齐增湘 ;
廖建军 ;
徐卫华 ;
倪永明 .
生态学报, 2015, 35 (04) :1274-1283
[9]   我国山地城镇化空间组织模式初探 [J].
樊杰 ;
王强 ;
周侃 ;
陈东 .
城市规划, 2013, 37 (05) :9-15
[10]   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及其模型 [J].
马旭 ;
王青 ;
丁明涛 ;
刘延国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2, 28 (05) :574-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