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冀中廊固凹陷油气输导体系类型与成藏模式
被引:8
作者:

王宗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罗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李胜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李向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崔庆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
[4]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廊固凹陷;
油气运移参数;
输导体系类型;
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目前廊固凹陷油气成藏机制不够清晰,油气运移和输导体系仍不明确等问题,首先从反映油气运移和输导体系通道的参数筛选入手,重点分析含蜡量和油田水矿化度随埋深的变化规律,进而根据其垂向的分布组合样式,总结出A型(常规层析型)、B型(快速通道型)和C型(孔隙—裂缝型)3种油气藏输导体系类型,并按构造区带分析了不同输导体系约束的油气藏的空间展布特征。然后研究输导体系对油气藏的深度、规模、类型和相态的控制作用。最后根据输导体系类型划分方案建立了4种成藏模式,为油气勘探方向和勘探目标的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37 / 11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麻黄山西区中生界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
[J].
谢世文
;
冯一波
;
葛鹏莉
;
姚尚胜
.
天然气技术,
2010, 4 (06)
:35-39+78

谢世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冯一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工程技术研究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葛鹏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工程技术研究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姚尚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二连分公司地质研究所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渤海海域古近系、新近系原油富集/贫化控制因素与成藏模式
[J].
邹华耀
;
周心怀
;
鲍晓欢
;
刘建章
;
滕长宇
;
庄新兵
.
石油学报,
2010, 31 (06)
:885-893+899

邹华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周心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鲍晓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建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滕长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冀中坳陷北部天然气成因类型与勘探前景
[J].
赵贤正
;
金强
;
梁宏斌
;
张文博
.
特种油气藏,
2010, 17 (04)
:1-5+120

赵贤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中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金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中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梁宏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中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张文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中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4]
冀中坳陷中央断裂构造带潜山发育特征及成藏模式
[J].
易士威
;
赵淑芳
;
范炳达
;
刘井旺
;
杨年荣
;
谢怀兴
.
石油学报,
2010, 31 (03)
:361-367

易士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部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部

赵淑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部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部

范炳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部

刘井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部

杨年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部

谢怀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部
[5]
冀中坳陷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潜山储集层特征
[J].
郭建华
;
郭原草
;
王连山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6)
:701-708

郭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连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厂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6]
河北霸县凹陷兴隆宫地区沙三段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与圈闭模式
[J].
李胜利
;
梁宏斌
;
于兴河
;
曹兰柱
;
李瑞军
;
李顺利
;
郑学超
.
现代地质,
2009, 23 (03)
:523-530

李胜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梁宏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于兴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曹兰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李瑞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李顺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郑学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7]
塔里木盆地油气输导体系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武芳芳
;
朱光有
;
张水昌
;
金强
;
韩剑发
;
张斌
.
石油学报,
2009, 30 (03)
:332-34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水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剑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张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8]
廊固-大厂凹陷地层发育特征及油气藏类型
[J].
张建峰
;
王青春
;
杜岚
;
贺萍
;
于培峰
;
危宇宁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9, 23 (01)
:8-11+5

张建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青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学院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杜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贺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学院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于培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危宇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欢喜岭采油厂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9]
乌尔逊凹陷油气运移方向研究
[J].
刘志文
.
断块油气田,
2008, (05)
:31-33

刘志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0]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有效输导体系识别——以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为例
[J].
刘华
;
蒋有录
;
陈涛
;
龚永杰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3)
:232-235+241

刘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蒋有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