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主要植被生物量与生产力分配特征

被引:24
作者
曾立雄 [1 ]
王鹏程 [1 ]
肖文发 [2 ]
万睿 [1 ]
黄志霖 [2 ]
潘磊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物量; 生产力; 回归模型; 分配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调查104块样地的基础上,利用95株标准木的树干解析数据,选择主要生物量生长模型,对三峡库区主要植被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各树种生物量组成中,干材生物量最大,占总生物量的44.46%~63.07%,而皮、枝和根生物量比例间的大小关系因树种不同而有所差异;2)所有树种干生物量比例与枝和叶生物量比例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而枝和叶生物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随着单株林木生物量增加,针叶树种干和皮生物量比例会随之增加,但枝、叶和根的生物量比例则有所下降;3)各林分生物量为75.38~191.82t.hm-2,乔木层(67.57~179.00t.hm-2)>枯落物层(3.95~11.61t.hm-2)>灌木层(2.40~8.35t.hm-2),乔木层和枯落物层生物量低,有利于灌木层生物量的生长;4)各林分生产力为4.78~11.07t.hm-2a-1,常绿阔叶林最高,柏木林最低,混交林的生产力高于纯林,其中针阔混交林的生产力又高于针叶混交林。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黄土丘陵区油松水土保持林生长过程与直径结构 [J].
张光灿 ;
刘霞 ;
周泽福 ;
张淑勇 ;
刘刚 ;
陈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4) :728-734
[2]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 [J].
吕晓涛 ;
唐建维 ;
何有才 ;
段文贵 ;
宋军平 ;
许海龙 ;
朱胜忠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1) :11-22
[3]   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分布特征及其作用 [J].
杨昆 ;
管东生 .
生态学杂志, 2006, (10) :1252-1256
[4]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异龄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分配格局 [J].
樊后保 ;
李燕燕 ;
苏兵强 ;
林德喜 ;
刘春华 ;
蒋宗垲 .
生态学报, 2006, (08) :2463-2473
[5]   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马尾松、杉木混交林生态系统碳素积累和分配特征 [J].
康冰 ;
刘世荣 ;
张广军 ;
常建国 ;
温远光 ;
马姜明 ;
郝文芳 .
生态学报, 2006, (05) :1320-1329
[6]   岷江干旱河谷主要灌丛类型地上生物量研究 [J].
刘国华 ;
马克明 ;
傅伯杰 ;
关文彬 ;
康永祥 ;
周建云 ;
刘世梁 .
生态学报, 2003, (09) :1757-1764
[7]   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变化规律研究Ⅱ.不同林龄生物量及生产力 [J].
丁贵杰 ;
王鹏程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1) :54-60
[8]   银杉单株生长规律与种群生物量的研究 [J].
谢宗强 ;
陈伟烈 ;
路鹏 ;
刘正宇 ;
谭海明 .
植物生态学报, 1999, (06) :536-543
[9]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分类系统初探 [J].
程瑞梅 ;
肖文发 ;
李建文 ;
马娟 ;
韩景军 ;
任明波 .
环境与开发, 1999, (02) :6-9
[10]   中国油松林生产力格局与模拟 [J].
罗天祥 ;
李文华 ;
赵士洞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3)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