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空固相微萃取和同时蒸馏萃取应用于GC-MS分析野生刺梨汁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27
作者
周志 [1 ,2 ]
徐永霞 [1 ]
胡昊 [1 ]
程超 [1 ,2 ]
潘思轶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2]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野生刺梨;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同时蒸馏萃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5.44 [果汁];
学科分类号
083203 ;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提取野生刺梨汁中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结果共检测出52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烃类最多,有17种,其次是酯类12种和醇类7种,另外酸类、酚类、酮类、醛类和杂环类分别有5、3、3、3、2种。HS-SPME法和SDE法分别鉴定出37种和19种挥发性组分。两种提取方法相比较,HS-SPME具有快速简便、不使用溶剂、检测组分丰富和样品检测非破坏性等优点,更适宜于野生刺梨汁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279 / 28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同时蒸馏萃取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豆豉挥发性成分 [J].
陈清婵 ;
徐永霞 ;
吴鹏 ;
潘思轶 .
食品科学, 2009, 30 (20) :327-330
[2]   刺梨黑糯米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J].
马立志 ;
王瑞 .
酿酒科技, 2009, (02) :103-104+109
[3]   刺梨干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J].
马立志 ;
王瑞 ;
蔡竹 ;
李玉冰 .
酿酒科技, 2008, (02) :114-115
[4]   刺梨挥发油香味成份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 [J].
马林 ;
李光照 ;
黄鸿勋 ;
张峻松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6) :203-206
[5]   刺梨鲜果挥发性香味物质的提取方法研究 [J].
韩琳 ;
陈雪 .
食品工业科技, 2007, (04) :100-101+105
[6]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香蕉的香气成分 [J].
朱虹 ;
陈玉芬 ;
李雪萍 ;
李军 ;
韩冬芳 ;
陈维信 .
园艺学报, 2007, (02) :485-488
[7]   刺梨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J].
方修贵 ;
李嗣彪 ;
郑益清 .
食品工业科技, 2004, (01) :137-138
[8]   固相微萃取与同时蒸馏萃取法分析香精成分比较 [J].
吕健 ;
阮晓明 ;
盛志艺 ;
徐海涛 ;
李炎强 .
烟草科技, 2003, (02) :25-28
[9]  
现代香味分析技术及应用[M].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谢建春, 2008
[10]  
中国野生果树[M].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刘孟军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