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成藏特征与模式

被引:59
作者
郭彦如 [1 ]
付金华 [2 ]
魏新善 [3 ]
徐旺林 [1 ]
孙六一 [3 ]
刘俊榜 [1 ]
赵振宇 [1 ]
张月巧 [1 ]
高建荣 [1 ]
张延玲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碳酸盐岩; 烃源岩; 成藏特征; 成藏演化; 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沉积环境与烃源岩条件的分析,研究和论证盆地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及气藏类型。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成藏条件,大量地质地球化学证据显示具有三源供气的特点,除上覆石炭-二叠系煤系为主要烃源岩外,中上奥陶统海相烃源岩和石炭系本溪组海相泥灰岩也具有供烃能力。通过分析已发现的气藏认为盆地中部气区的天然气为热解气,具有煤成气和原油裂解气的混合气特征。奥陶系储集层中沥青及烃类包裹体证据显示,侏罗纪古油藏原油主要来自中上奥陶统海相烃源岩,白垩纪古油藏裂解成气。受构造沉积背景的控制,形成了4类碳酸盐岩气藏,其中盆地中部发育的风化壳地层-岩性气藏,以及西北台缘带发育的构造-顺层岩溶型岩性复合气藏是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393 / 40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1]  
天然气成因理论及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徐永昌等著, 1994
[12]  
Stable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s and source rock geochemistry of the giant gas accumulations in the Ordos Basin, China[J] . Jinxing Dai,Jian Li,Xia Luo,Wenzheng Zhang,Guoyi Hu,Chenghua Ma,Jianmin Guo,Shouguo Ge.Organic Geochemistry . 2005 (12)
[13]  
Petroleum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 .2 Tissot BP,Welte DH. Berlin;Heidelberg;New York;Tokyo . 1984
[14]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马家沟期层序岩相古地理 [J].
姚泾利 ;
赵永刚 ;
雷卞军 ;
郝海燕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33-37+16
[15]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烃源岩生烃能力评价 [J].
孔庆芬 ;
张文正 ;
李剑锋 ;
王可仁 .
天然气工业, 2007, (12) :62-64+165
[16]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加里东期岩溶古地貌与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 [J].
夏明军 ;
戴金星 ;
邹才能 ;
汪泽成 ;
陶士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3) :291-298+315
[17]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古油藏的确定及其意义 [J].
宁宁 ;
陈孟晋 ;
孙粉锦 ;
许化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280-286
[18]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生烃性能与中部长庆气田气源成因研究 [J].
刘德汉 ;
付金华 ;
郑聪斌 ;
肖贤明 ;
米敬奎 .
地质学报, 2004, (04) :542-550+581
[19]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华北海和祁连海演变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J].
付金华 ;
郑聪斌 .
古地理学报, 2001, (04) :25-34
[20]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岩溶地貌及天然气富集特征 [J].
夏日元 ;
唐健生 ;
关碧珠 ;
罗伟权 ;
马振芳 ;
周树勋 ;
于忠平 ;
潘令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2)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