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梅雨期各类持续性降水频数年代际尺度上的变异及其可能原因的探讨

被引:10
作者
黄丹青
朱坚
况雪源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
关键词
江淮梅雨; 各类持续性降水; 季节内振荡; 低层斜压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围绕1960~2007年江淮地区梅雨期各类持续性降水,展开了各类持续性降水年代际变异的研究,并从低层大气季节内扰动的角度,着重探讨了持续5d及以上降水频数年代际变异的特征及可能原因.研究发现,气候平均而言,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总频数逐渐减少,并且频发区从江淮的北部地区逐步向南部地区移动.各类持续性降水频数年代际趋势揭示出2000年后长持续时间降水明显减少的事实,随之增加的是位于长江流域的持续2d的降水过程以及长江以北地区的持续3~4d的降水.同时发现,低层风场季节内扰动的增加和减少直接与持续较长时间降水频数的年代际变异相关,尤其是在2000年后,季节内扰动信号明显减弱,持续时间较长的单峰低频信号逐渐被持续时间较短的多峰结构所取代,从而导致近年来(2000~2007年)长持续时间降水显著减少.并且,低层斜压性的年代际差异也与长持续性降水频数的异常相吻合.近年来,江淮地区斜压性明显减弱也为持续5d及以上降水的减少提供有利的背景场.
引用
收藏
页码:3408 / 34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梅雨雨带年代际尺度上的北移及其原因 [J].
司东 ;
丁一汇 ;
柳艳菊 .
科学通报, 2010, 55 (01) :68-73
[2]   关于梅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刘丹妮 ;
何金海 ;
姚永红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9, 32 (01) :1-9
[3]   江淮梅雨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J].
梁萍 ;
何金海 .
高原气象 , 2008, (S1) :8-15
[4]   上海近百年梅雨的气候变化特征 [J].
梁萍 ;
丁一汇 .
高原气象, 2008, 27(S1) (S1) :76-83
[5]   2003年东亚季风季节内振荡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J].
孙丹 ;
琚建华 ;
吕俊梅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24 (06) :641-648
[6]   大气季节内振荡在印度夏季风建立和年际变化中的作用 [J].
齐艳军 ;
张人禾 ;
Tim Li ;
温敏 .
科学通报, 2008, (23) :2972-2975
[7]   大气30-60d振荡特征及其与广东持续性强降水的联系 [J].
温之平 ;
董灵英 ;
吴丽姬 ;
陈文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98-103
[8]   121年梅雨演变中的近期强年代际变化 [J].
徐群 .
水科学进展, 2007, (03) :327-335
[9]   江淮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及异常年特征分析 [J].
竺夏英 ;
何金海 ;
吴志伟 .
科学通报, 2007, (08) :951-957